关于乐观的偏见

我看过一场TED的演讲,讲的就是有关乐观偏见的。

演讲者认为我们倾向于高估生活中发生好事的几率,低估坏事发生的几率。以婚姻为例。 在西方世界,离婚率大约是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说每五对夫妇中, 有两对最终要闹离婚。 但是如果你问新婚夫妇他们离婚的几率是多少的话, 他们的估计是百分之零。 而且就连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清醒认识的离婚律师也会严重低估他们自己离婚的几率。 实际上乐观主义者离婚的几率并不低, 但再婚的几率比较高。

演讲者在现场做了一个实验,她列出一些能力和性格特点, 让在场的观众对照清单思考一下 自己的每一项能力处于人群中的什么位置。

第一个是和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认为自己处于最差水平的请举手。 结果一千五百个人里面大概有十个人举手。 相反认为自己处于最好的水平,多数人都举手了。 接着又问在场观众的驾驶技术以及“你有趣吗? 你迷人吗? 你诚实吗? 你谦虚吗?”结果大家应该猜得到。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大部分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但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所有人都比其他人优秀。但是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比别人更优秀,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认为自己更应该得到升职,婚姻美满, 因为我们性格更有趣,更善于与人交往。

然而问题是,乐观偏见对我们有益吗? 有人认为没有好处。 有人认为快乐的秘密就是不要期望太高,这样我们得不到的时候也不会特别失望。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 但其实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两点。

第一: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期望高的人都更加快乐。

第二:无论结果如何, 心怀期待的感觉就让我们感到快乐。

所以我们所真正需要的是:在不成为乐观偏见的受害者的同时, 保持内心充满希望的状态, 享受乐观带来的种种益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