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拼菜品拼不过舌尖上的中国,单拼颜值桥本爱只是素颜出镜,更不用说美食类电影很容易剧情薄弱, 但是《小森林》凭借着导演的取景艺术和“一个人仍在努力生活”的姿态俘获了一批观众。边看电影,心里忍不住浮现一个个疑问:小森真的存在么?现实中的山村是什么样?作者又怎么会想到创作这样一部作品?
一、寻找小森
女主角市子无法在城市找到归属感,回到老家小森过上了耕地种菜、劈柴做饭、自给自足的生活。电影中的小森在日本东北部,这里差不多占了日本四分之一的国土,主要取景在岩手县的衣川地区和前泽地区,电影忠实地记录了当地一景一画。
岩手县共有10郡14市15町4村。据说古代在岩手县,住着一群专门作恶、为非作歹的恶鬼,居民在不堪其扰,只好求助于神明。听见居民祈祷的神明,一番斗法总算把恶鬼治退。被降服的恶鬼们为求生存,便向神明发誓不再重踏岩手县的土地,在岩石上留下手印,作为证明。
这片地区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富庶的北上盆地有大河北上川流过,通过兴修水库,开发了大量的水田,成为日本的水稻主产地之一。传说大概也是这里的居民依赖神明、祈求天收的佐证。
其中奥羽山脉一带为冬季多雪的日本海气候、山地气温低,冬季积雪多,夏天非常闷热。一如电影中描述的那样,夏天潮湿到衣服可以挤出水来,冬天因为大雪封山只能步行。
二、岩手县的山村生活
现实中衣川区的偏远山村没Wi-Fi,甚至没3G,是一个“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地方”,而且和国内绝大多数山村一样,年轻人流失非常严重。这里景色很美,但也掩盖不了地处偏僻、信息不畅等劣势。
市子夏天看书、冬天看雪,偶尔找猫、偶尔看信,村里和她有直接交流的能用手指头数出来,来找她拉家常的老奶奶,同为年轻人的悠太和他女朋友,做烤鱼的大叔,送信人,检查电力设施的工人等等,统共不超过十个人。
那些自制食物:萝卜面片汤配萝卜泡菜、三文鱼香葱菜花意面,名字叫出了花,其实多半清淡无味,还有市子别出心裁,用红米和菠菜做的圣诞蛋糕,看起来像是有点不明所以的黑暗料理。
但可能就是这种封闭而又匮乏的环境, 人们更愿意在俭朴和专注中追求生活的意义和审美的境界。相比国内“一生要活成几辈子”的追求,可能当地人更崇尚“一生只干好一件事”。种地、做菜、劈柴,虽然日常、辛苦又乏味,但是却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心。城市居民需要勇气去适应这种单调、周而复始的生活。所以市子对于定居“小森”一直是犹豫的、纠结的。
三、体力劳动
《小森林》根据五十岚大介的漫画《小森时光》改编的。原著漫画便是对他自己在衣川区三年生活的写照,女主角市子老家的房子就是五十岚归隐三年的居住地。说起为什么在山村隐居,他说:
很多闪光的人生创意早在学生时代就埋下了种子。体力劳动、喝酒以及创作的日子,诞生了电影里的悠太。悠太和市子在一起做工,市子问悠太为什么从城市回到了乡村来?当初努力考学难道不是为了离开?悠太开着小货车,不经意间地回答:“我不想过那种被别人杀了,然后吐槽杀人方式的人生”。也许他想表达的意思是,那种只能依赖他人而活、什么都没有切身经历却喜欢评头论足的人生,不是他想要的。这多半是作者自身的投射吧。在多摩美术大学读书的时候,漫画家并不经常上课,反而热衷于散步。大学在郊外,周围都是森林,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的漫画家很不爱见人,尽量避免与任何人接触,但喜欢“常常在森林里散步,常在上学途中的电车站下车,在那附近游逛。”更多的时间花在漫无目的地和大自然对话上了。
市子曾经过着这样的人生。一个细小情节是:市子一直尝试做出和母亲一样味道的青菜,反复试验后才发现母亲的窍门是细细将根茎剔除,而小时候的自己漏掉了这个细节,反而抱怨母亲懒得只愿意做青菜。
当母亲离家出走后,市子才明白一饭一蔬中,被抱怨的人花了多少自己没注意到的心思。“事非经过不知难”,直到自己开始准备一日三餐,市子才开始理解母亲。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仅将劳动者和土地、物件链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人与物的勾连传递人与人的情感啊。
看《小森林》,也许我们不仅仅是羡慕市子那自给自足、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因为明白城市的喧嚣、污染无法掩盖它是人类文明高地的事实,乡村的怡然自得背后也隐藏着艰难、落后的风险。但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永远渴望认识自己,渴望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建立真实有效的关系,市子一直在努力这样做。这是《小森林》打动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