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和学生们一起朗读“清晨朗读会”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有文本,有地道的美音音频,而且,音频一般都是比较短的,只有1-2-3分钟而已。所以,这个任务不是很难,能够完成。
在这一周内,接触了各种素材,有说理文,有散文,有记叙文,总体难度不算大,但是,每一篇也都存在着我不认识的单词、短语和背景信息,需要自己去思考、推敲和查阅资料。
最大的收获:做到了以前没有做到的事情。
我之前很多次都说过要自己朗读,但是一直没有做到。
而这次和大家一起,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的很认真。一篇文章,先读,再听,或者先听再读,或者边听边读,反复朗读并录音,自然而然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另外,有时要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自己也会更加地细心、认真研究文本,查找背景资料,以前一般就放过去了。
刚开始一两天,朗读不够顺利,因为很久没有朗读了,而随着天天训练,现在朗读时就会顺畅一些。当然,也和不同的素材有关,有些文章比较难读。
其次,深刻体会到:文章就是要多读,只读一遍远远不够。
每一篇文章第一次读或者第一次听时,总有不少是不能理解的,有的是背景知识,有的是陌生单词和词组,有时是句型结构。但是第二遍阅读或者听录音时,理解效果就会好很多,有些词能够猜到意思了,再加上查阅词典和网络,基本全都理解了
比如说有一天的文章,第一遍时看到hoarder 和minimalist 一点也没有反应出来可能是什么意思。但是第二遍阅读时,立刻反应过来了,一个是表示特别喜欢储存事物的人,一个是极简主义者,因为以前其实背过这些单词的。
而在朗读录音打卡的过程中,需要反复阅读,对于意群、停顿、语调能够把握更好,因此等到录完,会对整篇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很多小细节也都明白了,也能体会作者的情绪。
不足之处:只是阅读文章并录音打卡,并没有多加思考和输出。
因此,我决定下一周确保每一次朗读之后都要用英文写50-100词左右的感想和评论,并发布在群里面,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