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群里约了许久的聚会,终于定下来,趁国庆小长假,在老家来一波。
从2000年的那个秋天到今年国庆的这次聚会,整整跨度了20年。
去年,不知道谁率先拉起的仨俩人的群,然后我拉拉我有联系的,他拉拉他有联系的,拉进来的再分别拉他们联系的,不到两天的工夫,当年初一二班,应到45人,入群实到30人,特别感叹微信连接的力量。
多年未联系,刚建群的头两天,群里接连下了几天的红包雨,讨论也异常热闹,彼此间叙旧、打听、寒暄占据了大多的篇幅。一波相互了解完后,然后聊孩子,再后来好像也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于是群里逐渐回归冷淡,甚至有些寂寥。群主换了几波,也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
群的发起者,从建群至今,前后喊聚会也有两三次了,但大家都以琐碎事情为由,不是因为工作太忙走不开,就是因为孩子还太小有牵绊。这只是成年人之间推诿的措辞,彼此的心照不宣。当年的那些小暗恋明恋再见面,担心会尴尬,再者大家见面了,总归会有一个明里暗里的比较,开的车住的房嫁的人娶的妻都如何如何。介于种种,聚会的计划总是夭折。不得已,发起者私聊我,说班长,民主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也该你上场了。
于是,有了这次“勉为其难”的20周年聚会,实际报名9人。人数虽然少了一点,但至少是组织第一次聚会,往往从0到1是艰难的,为了纪念彼此的尝试,我去订做了一只蛋糕。
我比相约的时间早了一个小时出发,取了蛋糕,到场地后简单地布置了下,交待了后厨相关事宜,然后就站在窗户边静静地等着大家到来,原本以为自己是兴奋的,竟没想儿时的那段记忆如同抹去了一般,除了一种莫名的紧张笼罩外,脑袋里一片空白,直到大伙陆续地到来。
以前看到网上有说什么是朋友,就是多年不见,再见也不会尴尬,不以为然。但就是这么神奇,他们陆续踏进门的瞬间,亲切感就不知从哪里涌过来,自然的打招呼、调侃、拥抱,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儿时的记忆都一点一点回来了。
那天中午大家喝了许多酒,那时的那些的纯真的小故事趁着酒劲一件件翻箱倒柜地倒出来。谁暗恋谁偷偷送她回家,谁又送谁了一本日记本里面写满了心事,谁又对谁说认真的说了一句我喜欢你……豆蔻年华的情窦初开,单纯又美好,难忘且铭记于心,大致就是说的这些吧。故事配美酒,温暖的午后,特别的美好。
当年青涩的面庞,如今都换了模样,但彼此间单纯又美好的同窗情仍是我们相聚相聊的底色。
致我们单纯的美好,致都长大了的我们。
愿都好,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