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著名的精神分析流派鼻祖弗洛伊德大概没有想到,在未来的今天,现实中会出现互联网这个东西。他的学生荣格,大概也未曾想过,在若干年后的互联网世界里,人会透过一个叫社交网络的东西,在虚拟的非真实世界里面展现出多更加多元的一面。在新时代的城市里,方寸之间的电子屏幕上,人变成了一个更加虚幻而又似乎很真实的东西,除了梦境之外,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展现着更加生动而光彩的一面。
荣格在人格面具理论中谈到了阿玛尼、阿尼姆斯和阴影,更加丰富并完善了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了个体和世界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存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都会由不同的性格特质组成,而不同性格特质之间有时候差异会很大,若非修炼到很高的境界,否则很难做到人格层面的真实、完整和统一。
荣格在中年人格发展理论中谈到,人到中年,人格会慢慢趋于真实统一,原因大致是由于自我探索和理解的不断完善所至。然而,回归现实生活,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中的大部分即便活到老年,也很难完全做到。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贯穿一生,我们会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环境下,戴上人格面具,存在于现实中生活、社交,有时候,就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最真实的自己。
社交网络来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除了现实世界的另外一个虚幻。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发现,人格居然可以被自己重塑。我暂且把这种状态下的人格称为“虚拟人格”。人们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为那个理想中的人物。在社交网络里,我就是世界的中心,那个理想的自我,被虚拟的世界包围着,被虚拟的世界认可着。
在社交媒体中,人们美化了每天发生的事情,把自己认可的部分秀出来,把灰色的部分藏起来,即便那些每天所抱怨的事情,也是为了证明,作为一个个体,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并需要别人的认可。所以,有文章说,“缺什么秀什么”,或者“每天都在刷存在感”。缺什么秀什么,这个缺,实际上指的是对于那个理想中的自我所缺少的部分。想成为一个英雄,就需要展示自己拯救世界的能力;想要成为一名美人,就需要秀出美人的证明。所以,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个人,其实是一个被操纵的具有虚拟人格的人。倘若有一天,科技发达到科学家能根据社交媒体上这个虚拟人格的所有表现,还原出一个现实的个体,那么,这个人,你认识吗?他会是你自己吗?
看了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透过书,看到一个非常真实的老人,经历了人生的岁月磨难,阅人无数,读书无数,思考无数,成就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真实而完整的自己。所以,有时候会想,如果杨先生会用社交媒体,她所展现的是一个什么界面?想到最后,我又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一个具备了真正意义真实而完整人格的人,还需要社交媒体吗?然而,杨先生所代表的只不过是人类的极小部分。
经常的,在各种场合的电子屏幕里,会看到很多公益广告,不断的试图倡导大家聚会时“放下手机”,提醒大家多一点时间陪伴身边的亲人朋友。然而,事实是,尽管这个问题,作为个体的很多人也能意识到,但这种现状似乎并不会得到改变,而且会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演化。人们仍然会不由自主的受到潜意识的支配,不断的沉溺到互联网的虚拟社交里,不能自拔。
在这个充满乌合之众的世界里,社交媒体的存在是一种人人内在需求下存在的一种必然,任何一种形式的阻止,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