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如何降低成本?哪些地方能省钱?

企业想要开展培训,成本是不得不考虑的关键环节。任何一家企业都追求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对于培训来说更是如此。


但有些HR或者管理者总有个误区,总是认为想要坐好培训工作,就必须要一大笔费用,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对培训的不了解,不懂得培训成本的计算。

通常来讲培训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购买、租用器材、场地、教材及训练设备的费用;受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交通、食宿等其他必要开支;外聘讲师/培训机构的课酬等。

间接成本:受训人员因参加培训而减少工作的损失;受训人员培训期间的所支付的工资;培训组织人员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培训的成本构成是多种多样的,但随着培训形式的变化和培训工具的应用,这些内容都不一定是必须的,价格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培训负责人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培训费用。

常见的降低成本方式有下列几种:

01

企业集中培训

将有培训需要的人员全部统一起来,在专门的时间和场地内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购买、租用场地、器材及购买设备的费用。

但这种方法很可能会造成培训的混乱,毕竟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目的是不尽相同的,粗暴的集中培训会让学习的效果变差。

02

“老带新”

企业与外部培训机构或者培训讲师进行合作,培训部分骨干员工,等这些老员工掌握培训内容与流程之后,再由他们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解决培训成本,但同时会占用较多的老员工时间,如何协调工作与培训的时间分配,让老员工积极主动,毫无保留的对新员工倾囊相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03

线上系列课

以一系列简短课程取代单次长时间的训练,并且利用线上工具进行,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场地相关的费用,因为单次培训时间短,员工接受程度比较高,也不需要担心工作进度落后太多。

弄清楚了培训如何降低成本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培训的预算。

很多企业认为没有做好相应的预算编制,会导致培训随心而动随意而施,造成无序、无效的结果。

而预算如果做的不够细致,又会出现多编、少编的情况,到时候再去进行调整,对于公司的现金流影响就很大了。

不过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而言分为以下三种。

01

项目制管理,多大需求给予多少预算

企业先制定培训计划,根据计划的要求推算出培训预算,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再对预算进行调整。

这样的预算方式“名正言顺”、“钱出有因”,培训负责人对培训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具体的培训计划,然后对每个计划设置合理的费用额度。

02

事前拨款,有多少预算做多大培训

有些企业会事先划定预算范围,比如按照企业上年度利润的3%,或者是人均800元/年等,培训的负责人根据既定的培训预算来设计培训方案。

想要用好这笔预算,培训管理者就需要根据之前的培训经验,或者参考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做法,对不同的员工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

培训的费用往往是不会均摊的,有些企业会将80%的培训费用花费在20%的员工身上,这要根据企业的性质和收益来源进行配比。

03

相关部门自己决定

企业会事先划分好人力资源部或者培训部的年度总额,这些部门自行分配在相关业务上的具体预算。

比如给人力资源部设定好年度总额,部门内的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企业文化费用等具体的项目自行分配。

这种形式相对较为灵活,在采购企培服务的时候会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谈判空间,值得企培机构重点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