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个字就是:放弃好脾气,坚持原则。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给别人的核心印象就是这人脾气挺好。
我现在觉得,光有好脾气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
人非圣贤,怎可能不生气发飙,但很多周边的朋友在和我交往的过程中,往往都是用他们带着真诚的眼神对我说:你是老实人,你是个好同志。
这么多年来,我无形中就被这种标签给绑架了。
其实,我们在社会上混,更多的应该是拥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至于是否有好脾气,那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关键。
但我就是这么一直将主次给颠倒了。
很多人说我脾气好,无外乎就是因为我好说话,什么都可以商量。
大家和我合作时总是一片和谐,任何事情从来不会因为我而产生僵局,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成为阻碍,貌似随和就成了我身上很闪光的一个优点。
不过久而久之,大家在处理一些事情时,自然总是不会参考我这个因素。
为啥?
可能我根本就没有意见,即使有意见,他们都会想当然的认为我也不会坚持到底,很容易就会被别人的意见所替代。
有些人说我脾气好,随和,也许潜台词就是:没主见,可有可无,利益可以随意侵犯,反正他也不会生气。
记得2008年我还在华为工作的时候,那一年上半年我干出了不少成绩,有一天项目经理找我沟通,说部门决定给我调薪,因为对比了一下,发现我的薪资太低了。
这后面两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头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了,可能新进来的员工的工资都比你要高,你却只知道像黄牛一样加班干活。
华为有不让奋斗者吃亏的机制,说明它还是一个不错的公司,但如果是在其他管理混乱的公司呢,我就会经常吃亏。
想想也挺悲哀。
不过,这一系列现象能发生,根本原因还是在我自身。
常常听人说做人要外圆内方,按照我以前的做事习惯,那都已经不是外圆了,而是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捏。
也许待人随和是一个美好品德,但物极必反,长期不学会亮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底线,即使对方再老实,也会觉得你是个软柿子。
甚至于婚姻生活也是如此,有些文章说家里只应该有爱,有了它什么都可以解决。扯淡!
如果总是无底线的纵容,这样的家庭生活一定是一塌糊涂,不信你试试看。
小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你给出的指令总是不明确,无论做错了什么都无所谓,长大后也许他就养成了肆无忌惮的坏习惯。
当然,我也不是全盘否定为人要随和,人毕竟是情绪化的动物,沟通时如果气氛融洽一些,这会有利于达成一致。
但如果没有做事的原则,没有一个明确的底线,随和就成了别人获利,自己吃亏。
前几年在一家小公司做过项目经理,带过一些年轻人,现在偶尔聊天时他们总是说我是个好人,教了他们好多东西,但从来没有人说我是个有原则有威严的经理。
那一段最终失败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这种风格不改变,也许我永远是不适合做管理者的。
如果现在让我选,我宁可选择做一个有方法有原则的管理者。如果为了给别人留下脾气好的印象而丢失原则,我会选择说: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