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内心匮乏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刷视频、看剧,不知不觉几个小时悄然流逝;渴望吃重油高糖的垃圾食品,甚至有人沉迷于酗酒、赌博,甚至毒品……我曾极度想吃甜食,刷视频到忘记时间。我曾以为这是个人意志力薄弱所致,也试图从这方面加以纠正,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直到最近,一位读书博主在讲解《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时提到一个关键概念“奖赏桶”。这些不是欲望,而是求救信号——提醒我们该回归真正能滋养生命的事物了。 

人在放松、平静、幸福时,身心处于有序状态;而当被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困扰时,“奖赏桶” 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从失衡状态恢复平衡。

“奖赏桶” 的核心成分之一是人际关系,包括与相互尊重、爱护的朋友相处,拥有融洽的亲密伴侣关系,与同事和谐共事,以及原生家庭的和睦有爱。当这些关系得以满足时,“奖赏桶” 大部分已被填满。然而,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例如,我是喜欢独处的人,身边真正的朋友屈指可数,因此在人际关系这一部分,我的 “奖赏桶” 只有别人的一半容量。还有些人虽拥有和谐的关系,却因工作忙碌而无法陪伴家人、与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导致人际关系部分也存在缺口。若想尽可能地充实人际关系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多给父母打电话聊家常,积极结交新朋友,主动联系旧友,参与社交活动。

同样不可或缺的是生活的节律。海浪声、流水声、雨声、风声……大自然的韵律总能带来宁静与安慰。在当下,因压力而失眠几乎成了常态,许多助眠软件都配备了大自然的白噪音来帮助人们入睡。因此,我们应多与大自然接触,如户外晒太阳、徒步、野餐等。节律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热爱烘焙,空闲时会待在厨房做饭、揉面、研究甜品,沉浸其中数小时也不觉疲倦。当阳光洒满厨房,我会油然而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我身边很多朋友喜欢做家务、收纳、种花、插花或各种运动,那些能让生活充满生机的活动,都是 “奖赏桶” 的重要填充物。

此外,性健康的亲密接触和适度的感官享受在 “奖赏桶” 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若有则更佳。当这三部分都能得到充分满足时,“奖赏桶” 就会被填满。反之,如果我们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充实 “奖赏桶”,内心就会出现一个如饥饿的饕餮般,无法被满足。到那时,再多的垃圾食品、酒精、短视频等 “软性毒药” 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反而会将我们吞噬。

明天开始,我们可以:早晨散步15分钟(补节律), 给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发条语音(补人际),晚上专心做一道菜(补专注)。真正的满足感不是来自吞噬,而是来自联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