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朋友介绍知道了这个公众号(感谢547小朋友),她认为米未的文化和她的价值观很相符,而我个人特别佩服她的强大精神力量并被她的三观所吸引,所以关注了东七门。这一周内把公众号的文章整理分析,粗浅的选取了一些简单的维度进行分析。
用户画像
猜测为15-34岁之间的年轻用户,大概多数是20出头的女性。
需求分析
目标用户群的特点是,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对事情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关注自身一些精神层面的建设。而这正是米未传媒想做的,给这些可能还未完全树立三观的青少年给予正确的指引,传递正能量。这件事情是我认为米未特别独到而且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分析过程与结论
选取微信公众号(东七门)的文章分析,发现公众号日更,每天不停歇,通常是原创文章,没有原创的30/112大约26.8%,都以对话方式发送,其中发布问卷调查6篇(为后续分享文章提供话题与素材)。下面主要对这82篇文章(对话消息无法统计阅读量和互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
作者
林小四24/82=29%,长岛冰茶18/82=22%,李建国14、82=17%,还有可乐6/82=7%。其余都是其他号发的文章。
小四的篇幅最多,阅读量(微信公众号里最高只显示10w+,以10w计)接近最高,但是点赞和互动(互动不代表全部,因为我自己也留言但是没被选中过)比较低。长岛冰茶的文章阅读量都接近10w,点赞量也接近3000/篇。最特别的是刘可乐,点赞和互动都非常高,我猜测这和作者本身自带流量有关系。
在这个公众号内,作者可以说类似于KOL,所以他们的形象与观点代表了平台。我很喜欢各位作者,他们都是在传递自己观点,分享生活经历,自我反思等,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同时试图带给别人一定的影响。
KOL自己本身也需要慢慢注意,积累粉丝,除了文章之外,可以寻找有意思的活动,加上自身人格魅力,拉近与粉丝距离,希望能给平台带来新的粉丝。注意的是回复留言时尽量少与读者起冲突,毕竟事无对错,只是大家观点不同。
-
标签(话题)
标签是我自己加的。经统计,公众号里内置很多的推广,包括供应商广告,节目推广等。意外的是推广类文章的效果很不错,大概是因为以上作者的用心,让广告在文章里出现的顺其自然。
其次聊的最多的是,价值观,情感(包括亲情与爱情)以及性格。这几个角度实际就是东七门最主要的关注点,而且从点赞数来看,目前的粉丝观众都比较认同文章所传达的观点。
从互动角度来看(前面提到互动其实数据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我没有获得后台的数据量),粉丝对热点和价值观(通常有争议)的关注容易让人产生想说话,想交流的想法。像这类观点和主旨的文章,只要认真耕耘内容,可以产生让人想转发进而产生传播闭环,提升公众号影响力。
BTW, 我特别好奇招聘那条的效果,到底收到了多少简历。
-
竞品
我随机选取了咪蒙的公众号最近的5篇文章,发现他们不管是点赞还是互动都很高。大致分析由于:1用户群体年龄层比东七门要广,包括工作的已婚的各类女性。所以他们涉及的领域内容可以更多,例如职场,婚姻,而这类角度很容易引起用户互动和发声的欲望。2讨论的话题更具体而且有争议,例如,我是否真的想离开现在的生活去大城市追求梦想的工作?这个问题就很能戳中很多想改变生活但是没有行动的人。3有很多明显偏向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观点。咪蒙自己在一个分享会上也说过,他们把公众号当成产品在运营,即他们会考虑用户到底需要的想听的来说。
其实还有很多数据,比如转发率之类的数据我无法得知,所以并不知道推广类的成果,也不知道粉丝增长数和哪些因素相关。但是基于以上内容总结,在微信公众号传播模式上:
- KOL需要更多的塑造自己的形象,除了文字之外可以尝试更多渠道,让粉丝有真实感,同时也能帮助线上线下活动推广。
- 关注粉丝关注点,蹭热点是很好的方式,包括节日以及热搜等。情感话题始终是年轻人的关注点,我发觉心跳的互动和关注很高,为线上节目造势。
- 挖掘新内容,比如年轻人都喜欢新奇有意思的话题,比如旅行分享啊,发起和粉丝分享旅行中有意思的事情。
此外,我发现同样类似的平台,微博就没有运营的这么认真仔细,微信文章链接直接放上平台,无法关注转发。粉丝数量不到马MM的1/4。其实微博没有门槛,传播速度也很快,互动更简单,可以多次回复,沟通更便捷,从社交平台的选择来说未必就不如微信。当然可能米未的关注点仍然在新媒体节目上,比如奇葩大会,透明人(我个人很喜欢透明人短视频的形式,给朋友推荐的时候就说,一期不到15分钟,睡觉前或者饭后随便看看)。
以上内容是我随手分析的,有不足也请见谅。
希望有一天能和马东以及老奇葩们做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