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梅,一名国学礼仪的爱好者和分享者。每天读诗五分钟,生活如诗般美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诗经》。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是《蒹(jiān)葭(jiā)》
国风·秦风·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名诗。我们不妨听听今天我们用音乐所吟唱的歌曲吧。
莽苍苍一片芦苇荡,白花花一层露结霜。我梦境中的那个人,或在这湖水的一方。
我驾舟逆流去寻她,芦苇阻隔水道漫长。我驾舟顺流去寻她,仿佛她就在水中央。
碧萋萋一片芦苇帐,露滴滴挂在叶面上。我梦境中的那个人,或在这湖岸的一方。
我驾舟逆流去寻她,芦苇阻隔七湾八梁。我驾舟顺流去寻她,仿佛她就在汀洲上。
光采采一片芦苇浪,露闪闪苇浪泛银光。我梦境中的那个人,或在这湖边的一方。
我驾舟逆流去寻她,芦苇丛丛左阻右挡。我驾舟顺流去寻她,仿佛她就在岛屿上。
这是《诗经》中意境最为独特,也是最美的诗之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深秋之晨,天气寒凉,湖边芦苇青苍繁茂,苇上露水凝成薄霜,构造了一幅清寂的景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白雾弥漫之中,依稀看到朝思暮想的“伊人”,仿佛在水中的某个地方。这“伊人”到底是谁,诗中没有交代,也许是企慕已久的贤才,或许是倾慕已久的美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逆流而上去追寻,水道漫长,重重阻隔,终不可达;顺流而下去寻她,道路虽然顺畅,但“伊人”却似有还无,缥缈难寻。百般寻觅,终归不得。诗人是怅然的,然而这浓浓的怅惘之情,又化在淡淡的薄雾之中,让人感觉到的是“伊人”的虚幻朦胧,神秘莫测。
这世间,最美的东西都是不可追寻的。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可追寻,才承载了各种幻想,幻化为各种美的意象。不可追寻不意味着不能追寻,只有在追寻之中,才更能认识其超凡脱俗、不可亵渎的美。到此种境界,即便怅然,也还自我欣赏理想中的“伊人”的美丽。
由于《蒹葭》一诗,景色、人物都写得很虚,追寻的原因也未提及,所以很难将它与现实的事件对应起来。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了一种象征。“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有一种历经宛转曲折,却又百求不得的怅惘。然而《蒹葭》并不渲染失落的惆怅,也许诗人早知这世上本来就有求而不得的事物吧。这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反复咏读,只觉得如入太虚幻境,飘飘欲仙,滋味难以穷尽。
一首美的诗,总会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历代诗家对此诗多有推崇的评论,如明代钟惺在《诗经评点》中说:“(《蒹葭》)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评点之外,化用《蒹葭》之意境的诗也颇为不少。仅举一例:元代黄镇成《秋风诗》:“秋风淅淅生庭柯,萧萧木落洞庭波。红树夕阳蝉噪急,白苹秋水雁来多。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蒹葭苍苍白露下,望美人兮将奈何。”(《秋声集·卷三》)清人王士祯称赞此诗“甚有风调”。《四库全书总目》作者也认为黄镇成的诗“秀骨出于天成,故霞举云鶱,自然隽逸,固非抗尘走俗者所可及”。
善作诗者,当善学诗。学好诗,则有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