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暑假期间,电视里总是会播放西游记剧集。这两年逐步淡化出人们的视线,不过六小龄童的这版西游记完全可称之为经典之作。初中时,曾捧着西游记草草读了一遍,那时读西游记大抵是看个热闹,不过本该喜欢西游记的年纪,读起来却不觉得有味道,反倒是对四大名著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更有兴致。
现在想来,每个暑期的电视播放,反反复复西游记倒是看了几遍。师徒四人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当时每见到唐僧时,总有些愤恨麻烦的感觉。说的最多的台词便是: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那时总感觉唐僧一无是处,连说话都是一个样子。如今想来,唐僧的话里藏着人生的大智慧,素简才是生活的真实韵味。唐僧的话里‘从东土大唐而来’藏着明来处的智慧,而‘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藏着知去处的智慧,而唐僧求取真经回返大唐,便是晓归处。
佛家的禅宗大师讲到参禅的三个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参禅的三个境界,逐渐被认为人生的三个境界。
以我个人的浅薄阅历,禅宗大师的境界与人生的来处、去处与归处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学时,每日自课堂、宿舍、食堂中穿行,大都不知毕业时去向何处,多数不过工作找在哪里便去了哪里。如今三年已过,仍然徘徊在离职或是继续积累经验之间,迷茫与焦虑藏于内心。看着一些朋友先后的结婚生子,归家入仕,而自己却飘荡在城市街角,过着一个人逛超市,看电影的日子。挣扎在城市边缘,不知前路何方。偶尔和一些朋友闲聊,也会谈及当前的状态,就此离开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心中尚有不甘。三年,在这个城市过得不好不坏,没能完全属于这个城市,也不甘就此离开。
其实,很是羡慕唐僧的智慧,明来处、知去处、晓归处的人生,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而后行于归处,实为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唐僧取得了真经,传播于大唐。
明来处,很多人大抵只是知道的生于故乡,却不知自己的内心,那层层遮掩的位置里深藏的自我。
知去处,或是如今的稍有浮躁,找不到前行的路。不知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晓归处,尚且不明来处,不知去处,又哪里知晓归处。
沧海之舟,漂泊无迹。
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既明来处,也只去处,终晓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