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入住时随便翻阅前台的宣传册,对百家岩寺塔一眼万年。
云台山来过多次,七贤镇更是熟视无睹。但这座塔犹如一位翩翩少女拨动着我的心弦。细看介绍,原来百家岩寺是“竹林七贤”结社云游、谈论玄学的汇集地。他们隐居在百家岩寺附近的山林翠竹之中,饮酒为酣、诗文为乐、畅谈时政、放荡不羁,形成了一种任性浪漫的人生情调,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偶像。
而这座塔也是竹林七贤时常对望欣赏的,站在刘伶醒酒台旁边,望着对面的塔,我在猜想半醉半醒的刘伶对她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百家岩寺始建于北朝,又稠禅师创立。稠禅师(480-560年)名慧,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佛门著名武僧。
到了唐朝,一户张姓人家的女孩非常孝顺,她的母亲得了重病,久治不愈。为了给母亲祈福,她就来到百家岩寺削发为尼。女孩日夜抄写佛经,在此过程她读到释迦摩尼佛祖以身饲虎狼的故事,她决定效仿佛祖。于是她来到百家岩寺外的山崖,纵身一跳。而她的母亲的病奇迹般地不治而愈。
她的母亲张朱氏,为了纪念女儿,于公元686年不惜巨资修建了此塔。原本是七层,后加修至九层。世人遂称之“孝女塔”。
这件听起来是传说的故事并非民间编造,而是确有其事,记载在《修武县志》中。
现在我们看到的塔为金代重修,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座大型楼阁式金塔。塔门东向,平面呈八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20余米。第一层塔向较高,东边有一半圆形拱券门。二层以上各层的四面均辟圭形假门,门上施红彩。
为了一睹真颜,我们也算是孜孜不倦。前一晚查路线发现地图上有标注“此景点暂不开放”的字样,但同时也存在很多游记。第二天几人兴致勃勃导航前往,到了附近发现无路可走。当地人指了一条明路,需要和执勤交警交涉,自然,吃了闭门羹。
不死心的寻了工作人员和保洁。前者义正言辞的拒绝,后者则说了悄悄话,如果你有熟人给保安说一声就可以直接上去。我们凑近尝试,再次失败。
要放弃吗?答案是否定的。最后还是万能的网络给出了方案——红墙外小路。
红墙是万善寺高大的外墙,顺着蜿蜒的额小路向后山奔去。山下卖香火的老太太预告距离“10来里”,非常准确,到达孝女塔4.5公里,距离百家岩寺还有一段距离。
过程中虽是未开放景区,但步道设施完善,如果不走驴友开发的羊肠小道,安全系数还是蛮高的。返程我们遇到几波当地人。
有耳聪目明的年迈羊倌儿,当我们看到上百只黑羊散落在山坡上悠闲吃草,八卦的说句“天天在这放羊,也挺美,风景独好啊”!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羊倌儿“干啥啥烦”的告诫。迈向制高点和老人攀谈几句,每天放羊的地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头羊,自己的工作是要看着发癔症的羊,避免它们跑的过远。而领头羊偶尔也会犯意症,晚上迷路回不了家,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归家。
有眼捷手快见多识广的村民,看着有人在山上采摘什么,上前看热闹方知是连翘。当地人采摘回去泡茶饮用,治疗感冒预防流感。春日里漫山遍野的连翘花是我对云台山的直观印象,但连翘的果实还是头一回见识。聊着聊着说起山药,老人热心指给我们,几人无不惊喜。
接下来的路程成了寻宝之旅,看到山药藤都免不了一阵激动上前顺藤索根。遗憾的是,要么藤断无处可寻,要么藤的尽头是一个深坑。我们推测藤断的大概率是小山药,巡山人为了养肥自用,索性扯断藤条,好让他人无迹可寻。
阿淼写于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