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一个住着艾伯、贝克和查理3个人的小岛讲起,他们过着原始的生活,靠抓鱼维持生存,但每个人的技能每天只能抓到一条鱼填饱肚子,挨到第二天。捕鱼成了小岛的全部,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醒来、捕鱼、吃鱼、睡觉,没有多余的时间做其它的事。
原则一:勇于冒险,积累原始资本
有一天艾伯开始思索,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生活更好,他决定用一天挨饿不捕鱼来做一个渔网,这种行为遭到了贝克和查理的嘲笑,但并没有影响到艾伯的行动,他饿着肚子把渔网编好了。
现在,艾伯用这张网每天能捕两条鱼,生产力提高了一倍,那么他就不用天天捕鱼,可以利用隔天休息的时间做点别的事情。
工具改变了一切,使经济的出现成为可能。书中说,努力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是经济。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成功人士不正是这样吗?勇于冒险,善于积累资本。这个资本不光是金钱,也可以是知识、能力……而我们很多人却会像查理和贝克一样,不敢尝试,害怕失败,害怕做不好,从而错过了很多机会。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去做了才会看到希望。
原则二:满足别人需求,为他人提供有价值
当艾伯的鱼越来越多的时候,查理和贝克开始眼红了,他们也想像艾伯一样得到更多的鱼,于是他们去向艾伯借渔网。
但是艾伯没有借给他们渔网,于是他们提议自己做渔网,在制作的时间里可以借鱼吃,等有了自己的渔网,捕到鱼后回报双倍的鱼。
书中说艾伯处理储蓄(鱼)的方式有5种:1.他可以把储蓄存起来。2.他可以把储蓄消费掉。3.他可以把储蓄借出去。4.他可以用储蓄投资。5.他可以将上述4个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艾伯虽然觉得有风险,但还是选择把鱼借出去,于是借贷就产生了。
艾伯行为的背后支持的就是经济学运行的原理,需求产生行为动机,谁能满足别人的需求,为别人提供价值,谁就能成为财富倾慕的对象。财富的不均等,使人产生了仇富的心理,穷人认为定富人榨取了别人的劳动果实,获得了财富。但事实却正相反,富人为他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才获得足够的储蓄,这是一个双赢的机制。
富人致富的原因,是他们为他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原则三:利他利己,合作共赢
艾伯有了自己的渔网之后,在另外两个人困难的时候,没有只是自己把鱼储蓄起来消费,而是选择在借鱼给他们的同时,教他们掌握捕鱼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艾伯帮助助别人,同时降低了风险,最终受益的是自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去思考能够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所做的事情能不能真正的帮助到别人,只有造福社会、造福他人的事业才是长久的,才能创造财富
后来艾伯、贝克和查理又合伙发明了大型捕鱼器,鱼的产量上来了,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吃的问题。岛外的人也开始被岛上的生活吸引,纷纷移民到岛上,人们聚集在一起,于是,岛上多元化的经济催生了很多职业,小岛上的经济越来越好了。
马云说过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合作才能生存下去。一个人有多么厉害,一己之力都是渺少的,只有组队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组队不是管理别人,而是去解决每个队友的需求。
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上。以上这三个原则是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小岛经济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点经济学知识,帮助我们看清楚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做个时代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