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前面的文章指旺君解读了《小岛经济学》的前三章内容,希望可以帮你领略到经济社会的演变过程,相信很多人听完都能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叫做老少咸宜的经济学入门经典读物。那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后面的故事,看看经济到底是如何运行发展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艾伯为两个朋友提供了应急贷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查理和贝克在身体恢复后,顺利做出了新的渔网,把艾伯借给他们的鱼按照约定还上了。几周之后,他们利用新渔网捕获了大量的鱼,这样,吃不完的鱼就被他们存了起来,结余慢慢多了,小岛上的财富也很快多了起来。
在有了更多的存储之后,这三个人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于是他们开始捉摸更好的捕鱼办法,一起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下捕鱼器,可以白天夜晚不间断捕鱼。这样,他们不再亲自捕鱼,每周也能捕获二十多条鱼。这个捕鱼器彻底改变了小岛的经济状况。从此三个人从每天苦哈哈捕鱼的日子中解脱出来,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不再担心遭遇生病,或者恶劣天气,有了更多的生活追求,比如用棕榈叶做更漂亮的衣服啊,学习烹饪啊,盖茅屋用来居住啊。
由此可见,拥有更多的鱼,小岛居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而回到现实,只有当我们能够生产出额外的食物时,我们才有时间做生产之外的事情。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财富存储起来,其实就是储蓄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储蓄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它不只是提高个人消费能力的手段,也是防止经济受到意外因素影响的重要缓冲器。储蓄还能改善经济发展结构。也许你对于眼下生活中鼓吹提前消费的广告司空见惯,也懂得适当消费和赤字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回溯本源,我们更要意识到,储蓄的宝贵意义就在于增加了资本,从而使生产进一步扩大,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那好了,我们继续来听故事。
小岛上的三个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这个好消息被其他小岛的居民知道了,羡慕不已,他们纷纷过来定居。新移民的到来,开辟了岛上更多的生活方式,比如,除了通过捕鱼来维持生活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从事伐木建造工作,或者编制好看的衣服去贩卖来换取报酬,也就是说,除了农业以外,小岛上还诞生了工业和服务业,这三者合在一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产业。
这就意味着,人们除了捕鱼,还可以选择从事其他自己更擅长的工作。在有了明确的分工之后,整个小岛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经济也发展得越来越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回到现实社会,我们会发现,如果社会分工,人们分别从事不同的商业和服务活动,其结果比所有人都做同一种工作要好。这是因为分工能提升社会总体的生产力,从而增加产量。产量提高了,那么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那么大家在买卖商品或者劳动的时候,是用什么来交换呢?
没错,这时候就需要货币了,也就一种是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一般等价物。由于小岛上所有的居民都以吃鱼卫为生,所以,鱼就成为了小岛上的通用货币。小岛居民在买卖东西的时候,都用鱼来计价。
所以,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小岛上的居民就要努力拥有更多的鱼,他们有3个途径来选择获取财富:一是省吃俭用,自己捕鱼;二是跟有钱人借款,购买渔网,再连本带利偿还;最后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为有渔网的人打工。
由于第一种情况回报比较小,第二种情况需要找到愿意借贷的人,而且要偿还利息,还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于是很多人选择了第三种情况,就是为有渔网的人打工来赚取报酬。
估计很多工薪族也会觉得自己只能选择为有渔网的人打工。那么,如何通过打工能获得更高的报酬呢?这其实是由雇佣者付出的劳动的价值决定的。
指旺君特意找来一段原文的话,希望能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所启发:
作者是这样讲的:一名员工的具体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需求,也就是雇主是否需要这名员工所掌握的技能;第二是供应,就是市场上有多少人具备这些劳动技能;第三是生产力,也就是这名员工对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怎么样。要想获得较高的报酬,这位员工必须提高自身价值,要么掌握极少数人具备的急需技能,要么通过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来提高生产力,根本没有捷径可走。
其实,除了给雇主打工,你还忽略了另外一种创造财富的方式,那就是借钱给别人,将一部分财富投资出去,坐享收益,就如同当初艾伯对同伴们做的一样。
好了,关于《小岛经济学》我们就解读到这里。上节课我们提到过这本书源自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希夫为自己两个孩子的讲述,真实的情况是,两个孩子不但继承了老爸的衣钵,成了经济学家,还完善了小岛寓言出版成书,让高不可攀的经济学变得通俗易懂。
有人评价说,读完这本书,再听见别人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会有自己的观点;再考虑自己是该存钱还是借钱,什么时候买房,要不要辞职创业,也会有一些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