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C昨晚给我打电话,电话里那头气喘吁吁,不用猜我也知道她准是辅导她家儿子功课时和她儿子发生了冲突,不,确切地说,是战争。
她家这种战争,小的是科索沃、阿富汗战争,大的是世界战争,庆幸的是世界战争次数并不是太多,也就是地球毁灭个百八十次吧。
你说,我咋生了个这样的儿子,她在电话那头愤愤不平。
我笑她,去做亲子鉴定,看看是不是抱错了。
她哈哈一笑,不用去做亲子鉴定,娃像他爹,没错。
在中国的家庭有多少这种鸡飞狗跳式的辅导作业。
网上有段子,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又吵又闹。
更严重的还有辅导作业时,妈妈气到心脏病发作,甚至有气到心梗送往医院治疗的。
2
朋友C的儿子,我看过他的试卷,那错误确实能把人气得七窍生烟,123+7=13,明明卷子上写的是选A,答题卡上却涂成了C,而且是一错错一行,一看就是看错了行,这种小错误连篇累牍,难怪C气的要吐血,可是C却是一个很仔细,很认真的人。
等到我和C全家吃过几次饭,我就明白为啥她儿子会这样了。
吃完饭,C的老公不是忘记外套,就是忘记车钥匙,有好几次还把眼镜忘在饭店里,我就纳闷他出门一片模糊,难道不记得自己是近视眼吗?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的性格来源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习得。
所以当自己被自家的娃气得吐血时,还真得好好考虑一下:究竟是基因遗传还是平时父母的潜移默化所致?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考虑了这两条后,鸡飞狗跳就会少很多,像妈妈或者像爸爸,或者综合了两者的缺点,这也不能怪孩子呀。
3
我表姐每天晚上准时陪在嘉嘉身边检查作业,从课堂布置的作业到辅导书上的练习题,表姐都要一一检查。
我劝她嘉嘉都上六年级了,该放手了。
表姐说,嘉嘉自己还不行,没有我的照顾,嘉嘉不是忘记这个作业,就是忘记那个作业。
的确嘉嘉的作业如果没有妈妈的过问,她自己都不能确定作业完成情况。
现在孩子大了,好多作业表姐辅导不了了,想放手了,结果嘉嘉的学习情况一落千丈,丢三落四,表姐不得不管,却又力不从心。
表姐一开始对孩子大包大揽,凡事都要插手管上一管,结果孩子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等到想放手时,却从当初的“不舍得放手”演变成今天的“无法放手”。
4
我的同事小楚妈妈就是一个优秀的妈妈。
她介绍说,小楚刚开始上学时,写作业也是不专心,妈妈就给她制定一个时间,无论写完与否,就得上床睡觉,如果写不完作业,孩子到学校会受到老师批评,几次批评下来,小楚自觉提高写作业速度。
作为妈妈,她自己以身作则,做事认真、细致,态度不急不缓。
小楚的爸爸自从有了孩子后,脾气也变了好多,用他的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5
培养一个习惯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需要新鲜感;
第二,需要依靠正确的方法;
第三,渴望奖赏;
第四,习惯成自然。
孩子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会犯错,家长得学会容忍,容忍孩子犯错,孩子在错误中学习到的知识要比在正确中学到的多得多。
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打断孩子“犯错-改正-好习惯”的螺旋上升的顺序,对于孩子出现的微小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有不耐烦的情绪,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孩子就容易自卑或者不知所措。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代替了孩子做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孩子就无法学到正确的方法,也会产生依赖情绪。
不要代替孩子,要让孩子做他应该做的事,哪怕很慢,哪怕是做的不够完善,家长也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