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受了教育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机能,它已经是打上文化烙印的本能反应,直接变成我们人性的短板。——摘自《张文质说1:教师的“微革命”》
记得去年的一天,还在读一年级的朵儿对我说:“妈妈,我讨厌语文”。一听这话,我脱口而出:“为什么会讨厌语文?你怎么能讨厌语文?"这个第一反应,实际上我就带着很大的焦虑,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朵儿看到我这个反应,就不再和我说什么。
过了几天,我冷静下来,就和她聊天。“你不是喜欢林老师吗?怎么会讨厌语文呢?”
朵儿回答说:“我喜欢林老师,但我不喜欢语文。”
说实话,那会我的内心非常纠结:“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呢?不喜欢语文课吗?还是因为优化作业不会吗?”
“我喜欢语文课,优化作业我也会啊,但我不喜欢语文预习。”朵儿说。
我重新确认:“你喜欢语文课、喜欢优化的作业,只是不喜欢预习,对吗?”
朵儿点点头。
我突然记起,朵儿之前就问过的一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问题:“妈妈,如何才能让不喜欢的变成喜欢?”
原来,“语文预习”就是那个“不喜欢”。
这时,我知道了她预习中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识字量少,所以预习常常要耗费很多时间,她的成就感很低。
在我请教了好朋友花仙子后,我开启了“陪伴预习”的时光。陪着她找生字,陪着她标注拼音,陪着她一起朗读课文。
渐渐的,那个“不喜欢”不见了。
真的,就像张老师说的“第一反应要改成第二反应。慢一点,很生气了,不急着生气,不急着作出反应;遇到难题了,退一步考虑一下;遇到麻烦了,找有经验的。”
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学会第二反应。因为第一反应往往带着焦虑与不从容,而且很可能是人性的短板,所以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第一反应”。
所以,如果现在老师告诉你“孩子表现或学业成绩不好”,你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