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
序二:
古人造字,赋其形,定其音,平声属阳,激越高亢,多用于外向表象之事物,仄声则反之。比如疼与痛的区别。
自序:
“医”字古为“醫”,形象地描述了患者中箭后,用酒消毒、麻醉,用镊子、剪刀手术的救治过程。
我见:“醫”字拆解开来,“医”为矢放置在盒中,矢现在能查到的是箭,在古代中医里面可以理解为骨针、木针、金属针,用于穿刺、针灸等,“殳”,作者解释为有棱无刃的工具,按照这个思路可以理解为刮痧板或具有类似功能的器具如砭石,而下面的“酉”字,古代都理解为酒,但酒本身是这个字衍生出来的,所以这个字有其原始意义,个人认为按照象形理解即可,这是一个封了口的瓶子且瓶子里面装有东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药或者药瓶。综合拆开的三部分字的意思就比较好理解这个“醫” 字了,针灸、刮痧、中药(内服外敷)是远古中医的三种重要且常见的手段。
贫穷的差别:穷为走投无路,如山穷水尽、穷途末路,贫为没有财货。
辅佐的差别:辅为支持,佐为反对。
第一辑:从健康谈起
健康
健:既形声又会意,“廴”(yǐn)有引出,聿(yù)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引申为创造、建立、设立,“建”背后有能力和能量推动,凡含“建”的字多含有力之意,如腱、腱、键。增韵“健,强有力也”,力源于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健”反义词为“痿”,同义词痿“伉”,古有“健伉”的用法。
康:为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所以有康庄大道之说。而“康”即有路子行得通之意。在人体中气和血行经的路,如经络(大路为经,小路为络)和管脉,其路通则气血畅,则神魂以藏,百病不生。康泰、康宁等词都可以有类似的解释。
腠理
腠:与“凑”互通,凑有不同水流汇聚之意,引申为聚集,腠即皮肉聚集。
理:本指玉石的自然纹理,也就是裂缝所在,即指人体皮肤上汗毛孔和纹理。
我见:人的皮肤在放大情况下看,有凹下去的毛孔和纹理,可以理解为“理”, ,如纹理、地理、大理(云南)之“理”字不妨都可以如此理解。 而“理”之间显得凸出来的聚集起来的皮肉可以理解为“腠”。
由表及里的组织分布:(助于后文理解)
《黄帝内经· 灵枢》:腠理→皮肤→肌肉→筋骨
《扁鹊见蔡桓公》: 腠理→肌肤→肠胃→骨髓
皮肤
皮:表皮,覆盖身体表面,是毛发生长之地。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肤:繁体字“膚”,是皮下覆盖的组织,介于皮肉之间,为皮下脂肪、津液毛囊、汗腺。如“肤如凝脂”、“肌肤之亲”(意思脑补吧)。
肌肉
肌:绷紧、刚硬、发力的肉。
肉: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有肌无肉称肌痹或死肌,可用药、针刺、艾灸、按摩、静坐、站桩等方法治疗
有肉无肌即肌肉松弛萎缩,则用药、锻炼、导气引气(如五禽戏、太极拳等)恢复。
我见:“肌”拆字为肉几(月即肉也),几从字形上理解为收缩、积聚、鼓起的肌肉或者其他物,蓄力状态且准备释放能量,如“机”字,机关、机栝、病机。
膏肓
膏:包裹覆盖脏器的白色脂膜。
肓:皮下黄色的脂肪或组织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我见:按照原作者的理解,“在肓之上,膏之下”这句话感觉就不好理解了,也可能是个人没太了解解剖学。虽然如此,个人还是有一点想法。“膏”拆字为高肉 (月字旁又多作为肉字旁),理解为比较厚或者非常重要、非常精华、可能为人体根本的肉,也可以直接按照原作者的理解,是包裹覆盖脏器的白色脂膜,而“肓”拆字为亡肉,即为无肉,可以臆测为再往内无肉,即为附着在骨头之上的非肉的组织。这样理解可以解释故事中晋景公梦中出现的是两个童子,所以膏肓也是两处地方,分别在骨头之上、脂膜之下脏腑之间,同时这里又和《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一致,即疾病的发展为腠理 →肌肤 →肠胃 →骨髓,疾病在肠胃脏腑之后若继续发展深入,则扁鹊亦无能为力,而且毕竟这两个故事都是讲扁鹊的。虽然还有其他理解,但都感觉不能让人信服,疑问最终只能先留下待以后了。
脂肪
脂:与油、膏、肓含义一样,飞禽或犄角动物身上的为脂,无犄角动物身上的为膏。
肪:肥厚的脂,一般长在腰部。
我见:个人感觉稍不太能信服,直觉是脂肪中一个字指皮下得到的肥油,一个字为内脏中的肥油(板油,古代确实喜欢肥肉),或者是一个字是聚集生长的大块肥肉(肪的原意),一个字为与瘦肉间或生长的小块肥肉。但这些终归是胡乱的臆测,权当天马行空。
饥饿
饥:源于“饑”和“飢”,前者为五谷不熟,收成不好,后者为吃食不足之意,秦以后逐渐两字通用,表示生理上的对事食物的需求,如“饥肠辘辘”。
饿:是一种主观感觉,想进食吃东西的欲望,是心理上对食物的需求,如说人贪吃是“饿死鬼投胎的”。
饥而不饿,即饥不欲食,厌食症、抑郁症病人身上常见,根本病机在心神失养。
不饥不饿,现代社会通病,尤其孩子身上,常处于食积状态,需“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不饥而饿,吃得很饱,却总感觉饿,为心火过亢。
干渴
干:源于“乾”(gān),乾(qián)卦纯阳无阴,引申为缺水、枯竭。
渴:为主观感受,中医认为与心火相关。若是病态,则需要静心降低欲望。
消化
消:发音同“小”,是削弱、减小之意,如消化、消灭、消瘦、消耗、消散。口嚼胃磨为消。
化:为转化,为质变,有新物质的化生。在肠中为化。
注意:文中有个人的读书笔记,为引用格式下的斜体字“我见”,比较随意,多有臆测, 业余爱好而已, 不经考证,恐贻笑大方,读者权且一笑而过。 另外,文中内容是把书中主要一些汉字的解释摘抄出来,而不曾涉及其中的中医理论,颇有买椟还珠之嫌,所以有这方面兴趣的读者还是去读原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