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儿时都会有这样的梦想:逃离此时这个司空见惯的城市,朝梦幻般的远方狂奔而去,并对其乐此不疲。只是长大后真正到达了远方,却不如想象中的梦幻而美好,反而愈发真实和残酷。你向往的远方,也许并不美好。
上小学的时候,问及梦想,我只会似懂非懂地说出两个地方:北大和清华。直到上了高中,我才渐渐清醒,我真是想太多了。
第一次承认自己并不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位置,也并不是所谓的“上帝的宠儿”。也是第一次体验到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后的怅然若失。
但令我感到侥幸的是:现实中的远方与我想象中的远方,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我所认识的一位朋友,考上了我遥望的象牙塔,北京大学。我当时天真地认为,他也一定会如愿以偿,从此以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人生也会由此变得不同。
可现实却是他在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当上了一名会计,然后坚持不到一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逃离帝都,回到老家。
他告诉我:“他的工资对他在北京的生活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除此之外,他也忍受不了早起几个小时去挤地铁,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忍受恶劣的生活质量,还有那令人望而却步的不断攀升的房价。
更令他感到无望的是,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在公司得到进步与发展,是否能在人才济济的帝都站稳脚跟,这也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结果,他回到了老家,家里帮他开了一个培训机构,收入也十分可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也渐渐忘却了当初离开帝都的失意。只是偶尔在与以前的同事聊微信时,不免感到有些心酸。
这件事情直接颠覆了我陈腐的三观,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奔赴远方真的会让我们得到想要的一切么?答案是:“未必,”
当虚幻的渴望遇到了现实的残忍,显然不堪一击。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判断一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因为所有事情,都存在好坏利弊,没有权威的绝对性。所有的决定也都是建立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之上。
奔赴繁华世界的好处在于,可以远离小城市的发展局限,到大城市去拥抱更多的可能性。增长见识,遇到更优秀的人,逼迫自己不断成长。它的坏处在于,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越是发达的城市,就越看中实力,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实力包括你的能力,人脉,经济情况及其他因素。如果实力不过硬,你又有什么资本去和更有优势的人去竞争呢?现实与梦想是有很大差距的,空有一腔热血而没有过硬的实力,适合自己的平台,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当然,回到安逸的故乡也未必是无奈之举,与大城市的快速高压的生活状态相比,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在小城市发展。
尤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一切。互联网的好处在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避免了信息的封闭性和知识面的狭隘性。所以,无论身处何地,有能力,逆商高的人,都能够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
随波逐流也许是现代人的通病,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处于何种位置,有何种程度的实力,随着大部分人奔赴北上广深,体会过现实的残酷后,又迫不及待地逃离北上广深。
心无所依,到哪里都是流浪。
你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去哪里发展都是一样的无济于事。
正如有人在迪拜挥金如土,而有的人只能为这个繁华世界贡献血汗泪。有人在纽约大展宏图,也有人在纽约郁郁而终。有人在大城市实现了抱负和理想,也有人在小城市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好与坏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
你永远找不出一个能让你绝对成功或绝对失败的远方,你只能找到一个能让你相对进步和相对成长的安身立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