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轻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焚香一支,难能可贵应该是在刚刚点燃的时候吧。

与火苗接触的时候是一个仪式的开始,当自己成为一个火苗,到熄灭火苗生成一缕缕青烟飘散开来便完成了这个仪式,而给这个仪式正名伊始便是忘记这支香。

刚刚点了一支旃檀,燃了些星火,还没有等真正燃起的时候我便急匆匆风熄了它,没有青烟,印象中的味道没有飘然而至。原来我不是以一个火种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仪式,急躁的心态不是火种,而是一阵狂风,在希望还没燃起的时候便被熄灭。

于是我看了一会儿这支香,思考今天有没有以一个谦卑的态度来对待万事万物,没有真诚待物,何以物真诚待我,轻狂的风正在悄悄刮起,熄灭了旃檀。幸好这点香还有第二次机会,于是平和己心,再次点燃。

焚香是由来已久的仪式,或者说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省身节点,通俗点就是每次燃香时检查自己的内心是否都俱足来燃起这支香!一支香是一种态度,拾起它的时候是期待、忏悔、祝福或者是内心的极致平和,香尽满屋清,如果内心还若狂风肆虐,还是不要焚香了。

焚香提醒着我青烟袅袅前对自己态度的端正。这与飞行很像,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在飞行的很多关键节点都会做检查单,来确保飞机处于一个正确的状态。当我将处世与飞行相互印证的时候,发现一个人要想内心俱足,其实比飞行还需要检查单,定时或不定时反复检查。而每个人的检查单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但是最终指向的应该是丰满的精神状态,然后将保持这种状态变成刻到骨子里面的印记,如果运气好还能带到下辈子吧。

是否都需要焚香定心呢,若真是这样的话,地球上的香可能不够用吧!很多仪式只是人为的给某些事物正名,在这些仪式背后更多的是人们赋予它的意义。就如同佛教三宝:佛宝、僧宝、法宝,曾听闻大僧说法宝包括法器,例如佛珠、佛像,这些一方面提醒着僧众持戒,努力修行,另一方面通过直观的形象来吸引更多人来认识佛教,但是如果一直执着于这些的追求,反而落了下乘,失去了其本来意义,也是“着相”了。所以真正完成焚香的仪式是忘记这支香。

“定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内心的“谦和”,“和”可以理解成“静”,曾国藩在年轻时改掉自身毛病首先做到的就是“静”,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个字——静,帮助他彻底改掉了身上的老毛病。“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如果静不下来,什么道理都是空的,大多数人的问题就是浮躁,能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

所以最应该追求的是不为外物所动的内心极致平和吧,就算这外物如同形状多变的袅袅青烟。

焚香,烟起,烟散,烟尽。静坐,心起,心寂,心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是我最牵挂的人。只要你到我身边,你就是我最亲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因为某些具体的原因而...
    摆渡人_fce8阅读 209评论 0 0
  • 改进: 1.每个任务标明任务来源,放在优先次序前面。 2.怎么整行变色学习大约15m. 3.数学模型,要完成习题和...
    柳叶七千阅读 913评论 0 1
  •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的崩塌,不该怨谁?为何要怨。 我毫不刻意的小心生活,于己,于他人,做到没有伤害,没有留恋,朋友都是...
    TianaLiu阅读 260评论 0 0
  • 文 | 古典 本文摘自《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我们从小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又在玩,没有读书啊?”而你只要...
    1229f386fb4d阅读 376评论 0 0
  • 减少压力,简称‘减压’ 压力的敌对头,是好玩,什么东西都把它变成好玩压力自然就减少了, 但是很多朋友都说,说起来容...
    小慢慢ha阅读 1,1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