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犯了拖延的毛病,本来第二周要进行周度复盘的,在周日的时候因为要参加读书分享会的活动,所以将复盘一直拖延到今天。于是将第二周和第三周的复盘一起来做。
一、回顾目标:
对于这两周的目标,直到复盘的时候才发现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个人成长目标不是很清晰,所以出现了和原定计划不一致的情况。比如说阅读这件事,原定计划是读《财富自由之路》和有关高效阅读的书籍的,结果看的是《30年后,你拿什么来养活自己》和《行动力》。虽然时间都是用来阅读了,但这种随意改变计划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更不能成为一种习惯,必须要把目标作为是否采取行动的唯一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的执行。
二、成长关键词:
1. 阅读完林章明老师的《用生活常识读懂财报》。
2. 正在阅读林小白的《行动力:个人学习、时间管理精进指南》,已完成三章。
3.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 ,已完成前10个基本(工作、计划各100个基本,共200个基本,计划用20周完成,每周确定10个基本。)
4. 分析医疗服务行业的财报,挑选出值得投资的好公司。
5. 参加一次读书分享会和一次拆书帮的拆书活动。
三、本周亮点分析:
1. 记录时间的习惯逐渐养成。从这两周对时间的记录上来看,还是很完整的,没有出现像上周出现大块的时间黑洞的情况,这一点值得给自己鼓励一下,但问题在后期也开始出现了:记录时间出现延迟。这虽然不会有影响,但从趋势上看有懈怠的情况出现了,通过这周复盘,再次提醒自己。
2. 阅读之后开始有整理和思考。比如超级个体专栏的学习之后,会结合当周的主题进行整体回顾,从结构上把握知识要点,并且做一张思维导图,以便日后知识的提取;阅读完一个章节之后,会停下来思考本章重点讲了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好的灵感和启发也会用一张便签记录下来。
3. 参加两次线下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链接到与自己更加“同频”的人,能相互学习到各自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别人的分享,可以激活自己脑中存储的讯息。比如说拆书帮的分享更多的是引导听众去思考自己的经历,真正做到知识的“拆为己用”。
四、本周不足之处分析:
1. 成长目标不清晰,具体体现在没有与月度中目标进行对照,并拆分为周度目标。导致实际看的书和月度计划不一致,这样会造成随意更改计划的习惯,不利于目标思维的养成。
2. 生活规律性被打破,有两个晚上的阅读时间中断,以游戏取代。导致第二天早上晚起10分钟。
3. 最近游戏时间过长,一不小心就玩的不想停下来。
4. 在路上消耗的时间较多,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五、下周行动改进点:
1. 根据本周目标不清晰的情况,重新对照月度目标,确定了已完成的目标、需要延迟的目标、取消的目标和本月还需完成的目标。在下周的周计划中,建立一个周度目标的模板,把目标具体化,通过一条一条的任务列表把所有目标列出来,如果完成了就划掉或者在后面打钩。
2. 设定好目标模板之后,每天早上对照本周目标,写下每日三件事+一个小确幸。
3. 规律性被打破的原因在于游戏时间太长。本周需要刻意减少游戏时间,替代游戏时间的活动是练习毛笔字。之前一直有重新练字的想法,但一直推迟。这次用练字的习惯来代替游戏的习惯,选择练字是因为洗笔太麻烦,一旦拿起笔,停下来去洗笔比继续写下去的阻力大很多,那就会多写几个字。想突然之间完全戒掉游戏,是做不到的(曾经也删了,最后还是装上了)。既然做不到,那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吧!更何况游戏也确实能给自己减减压。今后可以一三五写字,二四六游戏,星期天休息。
六、上周行动改进点效果反馈:
下周行动改进点(上周复盘内容):
1. 阅读时,不要追求快,而要把书读懂,可以在一个章节结束的时候适当回顾下本章节所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出来。或者写下这个章节的关键词,用拆书法进行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来建立此知识点的体系。读书重要的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不能是只停留在看懂上。
2. 继续记录时间开销,把记录时间固定在上午和下午下班结束前的5分钟,这样既不占用太多的时间,又能简要做一个总结,看时间开销是否围绕着每天三件事来进行的。
3. 每天在上班前,规划好今天的三件事。每天不在乎做了多少事情,而在乎把重要的是做到极致。
1. 在阅读上,开始有总结和梳理,会整理成思维导图或者是写下便签,这一点可以算完成。
2. 时间记录问题上,没有执行上午和下午下班前5分钟记录和回顾,分析原因是还没有这个意识,在下周会给自己增加一个提醒功能,每天的11:25和17:55 两个时间点设定好闹钟,强行要求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外出除外)。
3. 规划好三件事也没有执行。下周为了把这个行为执行下去,在目标模板上设定每日三件事+一个小确幸。每天就盯着这个周度目标和每天的三件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