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回来一周了,这是我第4次去香港,这次去了6天5晚。我是有香港情结的人,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我就从录像厅里租录像带看,其中多数都是香港电影和tvb的连续剧,一直持续到我工作后三四年,我算了一下我受香港影视的熏陶一共17年。我第一次去香港,是9年前。那时候恰逢占中事件,我在街头听香港大学生演讲。那个大学生说的内容,我至今都记得,他说的内地的蔬菜输入香港抢了香港菜农的生意。当时我就震惊了,在我眼中高大上的香港高学历大学生,居然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话。内地蔬菜输入香港,才能引起市场竞争,香港市民才能吃到更便宜更好的蔬菜啊。香港这么小的地方,怎么可能把产业链做全了呢,应该发挥社会分工的作用啊。而且香港人同样可以去内地种菜或者批发菜,他们更懂香港人需要什么。占中事件在内地的新闻里感觉是很大的事件,但是给当时在现场的我感觉,也没有这么严重,香港一切如常,除了有些人坐在马路上做演说。当时我住在荃湾如心酒店,每次去地铁站都要走10分钟。荃湾有点像新区,道路商场都比较新,荃湾的人行道和商城店面都建在二楼,这样一楼只跑车,车的速度非常快,行人和逛街都在二楼。这样的设计,我是第一次见,感觉非常特别,也挺方便。荃湾有点偏,所以是属于人气不旺的地区,比较舒服。从荃湾乘坐地铁去市中心如尖沙咀,铜锣湾,中环这些地方需要40-50分钟,我们每天出去1-2趟,购物吃点好吃的,感觉非常舒服。
第二次去香港,是大宝1岁零9个月。第三次是大宝3岁,小宝在肚子里。3次香港之行,以购物和美食为主,带孩子为辅。我们还看到几次明星,1次是tvb的黄金绿叶石修,1次是遇到杨千嬅在酒店旁边的坡道里拍摄,还有1次围了很多人我没认出来是谁。几次去香港,我们买了不少东西,我买了个很重的金戒指,老婆买了几个包,买了2个iphonex。当时,拿回1个iphonex给老爸的时候还在厂里引起来围观,因为内地都还没货。除了购物,吃过的美食,总体也都让我们满意。当时的香港给我们的感觉,无论是购物,还是美食,都是超过上海的。
疫情三年,去不了香港,今年暑假,我们先是带着大宝去了一趟澳洲。然后,想着很少带小宝单独出去,可以培养一下独立的情感,也让大宝在家学习一下独立,就去了这次的第4次香港之行。
然而,这次香港之行却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印象1,商业中心与小区。
第一天,我就跟我老婆在说,这次过来,你有没有感觉香港特别破。因为香港和澳洲的建筑很像,都曾经是英属殖民地,很多英国建筑的影子,法律法规和习俗都是使用英国的。但是澳洲的建筑比香港新多了。一是香港原本就地方小,土地少,又有资本家刻意通过压缩新开发地块来抬高地价。所以,香港无论是小区还是街道商场都是比较旧的。特别民众租住的房子,铜锣湾天后这些地方是具有代表性的香港中产的居住区,房子都像我们内地90年代的商品房。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上海大多是90年代建的房子,会是什么感觉。当然,我们90年代建的商品房,非常少,到了现在,也都非常破旧了。而香港呢,估计在90年代建了很多房子,地少,地贵,土地私有,人为地减少新开发土地。这些都导致了香港很少拆迁,也很少新区开发。所以,在香港的街头,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那些用竹栏围起来在维修的建筑。为什么呢?因为很少新建建筑,又没有原地拆迁重建,那么,就只有缝缝补补又三年了。尖沙咀的海港城那边的商业中心,还是属于比较新的建筑,特别是k11是近几年新建的,听说花了300亿。但是整体下来,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新鲜感,可能比二线城市那些商业中心还是有点优势的,但是跟杭州上海比,完全没有优势。土地小,人工高,整体成本高,基建经验少,曾经的领先变成了现在的落后。商业中心算是香港最有优势的建筑了,说到小区,真可以用破败来形容。在内地,新建的小区多数都是人车分流,绿化与公共区域都非常大。而香港呢,多数还停留在90年代的建筑,没有地下车库,车位稀缺。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是14平方,中产以下的民众可能在7平方左右。而我查了下我们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是52平方。像蔡少芬张晋夫妻,肯定是属于中产之上的富裕阶层,而他们家的居住面积只有80平方,一家5口,人均也只有16平方。不过他们住的肯定是高档小区,像这样的房子估计价格肯定在2500-3000万港币左右。由于房地产价格高,街上有很多房产中介,我稍微留意了一下,老破小一般价格在15万港币一平方,高档较新小区一般在20万港币一平方。好的小区,面积稍微大点,一般在50-80平方,在我们看来也是不大。但是在香港就属于豪宅范围了,一般都配有海景或者山景,然后小区有较完善的配套,如车库,健身,泳池。当然这些都是要另外收费的。港片里说的千尺豪宅,其实也只有92平方,这个在内地二三四线城市,感觉都是小房子。注意这里说的面积都是含公摊的,公摊面积和期房国外都没有的,都是香港人发明的。
印象2,汽车与手机。
香港的车位价格高得离谱,市中心车位一般在300万以上,铜锣湾天后这些地方在200万以上。所以,在香港开车的人,要么是富豪,要么是司机,要么是住在乡下的人,剩下的都是优质白领。普通香港人,则很少有车。香港街头的车,几乎很少看到国产车。我这次在香港有印象的国产车在5辆以内。香港人用的手机,基本都是苹果和三星。因为我最近在考虑把苹果换成国产品牌,我看中的是一加新发布的24G大内存那款手机。所以,我就想去香港实地看下,结果我用地图搜索不到一加的任何信息,就连OPPO都找不到,最近的就是深圳的。然后我就去网上找,一加是有香港官网的,可是最新的信息都停留在一加8。现在都一加11,马上要发布一加12了,看来香港一加的官网已经三四年没有更新了。估计国产品牌是耕耘过香港市场的,但是都放弃了。我在香港更没有见过华为,手机没有见过,门店没见过,任何华为的标志都没见过。听说比亚迪在香港是有门店的,还被恶意破坏过几次。
印象3,道路与公共交通。
我家的小宝很爱吃,比较胖,4岁和他哥哥7岁体重一样,非常沉。在家里的时候,其实已经很少用到推车了。可是去香港,打车不是很方便,又贵,听说司机也经常绕路。我们除了来回机场打车,其他时间,很少打车。除了来回机场,住香港期间就打了两次车,还有一次拒载。而我们通常所用的交通工具是地铁。如果没有孩子的话,香港地铁确实比较方便。但是有婴儿推车的情况下,地铁就有很多硬伤了。首先是,道路。这个不推婴儿车的人可能发现不了,香港跟贵州有点像,有很多小山,上下坡,香港的人行道很多是微微角度的斜坡。所以,我在推车时,左轮和右轮不是平的,这样就非常累了。然后又叠加了两个因素,小宝比较重,还有就是这辆推车也没有之前那辆推车好用。道路上经常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推车经常卡住。其次,是地铁进出站时,有部分升降梯,可是不是所有路段都有。经常些地方,是只有手扶梯和步行梯。遇到手扶梯,我们只能让小宝下车。遇到步行梯,我们只能让小宝下车,再把推车折叠起来。几乎每次进出站都要经历步行梯和手扶梯。小宝可能单独跟我们出来少,我家的小宝很爱吃,比较胖,4岁和他哥哥7岁体重一样,非常沉。在家里的时候,其实已经很少用到推车了。可是去香港,打车不是很方便,又贵,听说司机也经常绕路。我们除了来回机场打车,其他时间,很少打车。除了来回机场,住香港期间就打了两次车,还有一次拒载。而我们通常所用的交通工具是地铁。如果没有孩子的话,香港地铁确实比较方便。但是有婴儿推车的情况下,地铁就有很多硬伤了。首先是,道路。这个不推婴儿车的人可能发现不了,香港跟贵州有点像,有很多小山,上下坡,香港的人行道很多是微微角度的斜坡。所以,我在推车时,左轮和右轮不是平的,这样就非常累了。然后又叠加了两个因素,小宝比较重,还有就是这辆推车也没有之前那辆推车好用。道路上经常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推车经常卡住。其次,是地铁进出站时,有部分升降梯,可是不是所有路段都有。经常些地方,是只有手扶梯和步行梯。遇到手扶梯,我们只能让小宝下车。遇到步行梯,我们只能让小宝下车,再把推车折叠起来。几乎每次进出站都要经历步行梯和手扶梯。小宝可能单独跟我们出来少,提别撒娇,又出了很多意外,不知道为什么脚痛,手又不小心按在灯泡上烫了水泡。所以,小宝几乎是一步都不想走,每次下推车,我们都是好说歹说。然后,每天进站出站4-6次,每次都要经过步行梯手扶梯,总之,就是两个字崩溃。不过如果不带娃,地铁的体验还是蛮好的,虽然都比较旧了。香港的道路,也就是旧,凹凸不平。就是时间久了,在我们看来,难免有很多不当的设计,而香港基于独特的土地政策又很难翻新,感觉也就这样了。如果过几年再来,估计除了更旧,香港的道路和公共交通,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变化了。
印象4,美食。
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感觉香港的东西不好吃了。这次我们去,只有以前的2家老店,华嫂和牛角感觉水准在线。其他均感觉不是很好。以前非常喜欢的烧腊店君御烧味,生记粥店,这两家都在住的酒店旁边。我们住在铜锣湾如心酒店,连住5晚。君御烧味和生记粥店,是我们以前非常喜欢的两家店,这次过来,也不是说感觉不好吃,只是没有以前好吃了。其他的,多家店铺,均感觉水准不在线。其中就包括了,大众点评上香港中餐热门第一的爱文生小炒。爱文生在深水埗,这个地区在香港来说不算中心,居住的人相对来说也穷一点。地方脏乱差,民众普遍看上去收入偏低,有很多老人,残疾人。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去深水埗,也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了香港的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区域。整个地区,没有高楼,都是那种七八层的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旧小区。我们在爱文生点了5个菜,姜葱炒蟹,牛肉土豆,辣炒蛏子,虾仁滑蛋,炒奶白菜,菜的分量很大,老板人很好。不过,老实说,手艺只有中等水准,不算差,但是和香港中餐热门第一的名头比,还是有点名过其实。可能对于美食要求不高的人来说,这里确实是不错的,老板热情,又有香港特色,接地气,份量大,价格不贵。只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味道这个因素占比达到80%,爱文生明显不过关。这次去香港,我们吃的粤菜正餐较少,只有一次,排挡一次,就是爱文生,日本居酒屋一次。其余都是快餐类的,有茶餐厅,有烧味店,粥店,清汤牛腩,鼎泰丰,面馆。对了,那个叫做南亭的日本居酒屋也不错,非常好吃。这家店,是我们去尖沙咀的华嫂吃饭,队伍实在是太长了,我们就随便去了隔壁,居然非常惊艳。香港最有特色的饮料,就是冻柠茶和港式奶茶,我几乎每餐都点,可惜我并没有吃到好吃的,都是平平无奇,都是茶袋加液体糖速泡的。根本没有一家店在用心做,包括名气很大的兰芳园尖沙咀店,也是速泡的。倒是价格都是20以上。无论是粤菜正餐,排挡,烧味,香港特色饮品,我发现我们城市和上海的都有不比香港差的。香港有很多热门店铺,名气很大的店铺,因为打卡的人太多,生意都来不及。他们早已经没有初心,这些现在还可以对普通游客瞒混过关,依然人气很旺。可是面对我们这样的吃货,他们是不合格的。我们不会再去,也建议别人不要再去。香港的食物,在口味上,已经不再有优势,和内地的美食城市最多打平。而在就餐环境,服务,体验上,更是全面落后了。香港的快餐店面积都很小,位置都很挤,而且一律不提供纸巾。所以,我们一般会带酒店整包纸巾出门。所有店铺都没有电子支付,只有少部分店铺有扫码点餐,大部分餐饮店还在使用手写点单。餐饮店的服务态度比以前略微有进步,但是和内地的服务还是略差一些。
印象5,购物。
这次去香港,我们没有想过买任何东西。拿数码产品来说,香港已经不具备优势。香港数码产品的发布和销售不再比内地快和早。因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部分国外的电影,数码产品,汽车,都选在中国做全球首发。时代早就变了,可是香港没有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守旧的观念让香港的购物环境在持续变差。我几乎完全不买奢侈品,我老婆偶尔买,跟其他圈子里的人,她买的算是少的。我听说,香港和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因为打压代购,现在价格几乎调到和内地一样了。内地本身就已经是奢侈品第一购买力地区。当价格统一以后,其产品丰富度及时度肯定都会跟上。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说,这样更加省力。价格统一,维护了品牌形象,还打压了代购。这样购买力会转移回内地,国外提价的钱,相当于把代购的钱也给赚了,更减少了代购里假货等乱象。港版产品,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数码产品,在内地网购渠道上几乎已经绝迹,这个从侧面也说明了香港购物优势不再的问题。而就普通产品而言,在我最早的去香港的8年前而言,也许香港的产品品质更好一点。而现在,内地的消费已经升级,产品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品牌力,早就都提升了。从产品的丰富度这个点来说,不要说香港,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购物综合体验,都不可能有内地这么好了。现在台湾的旅游还没有开放,如果开放了,估计台湾的购物也是差不多的。
印象6,民众友好程度。
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时,我遇到一个人很好的的士司机,他跟我说,香港和内地像是失散很久的亲人。两地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因为失散太久,充满了陌生感和误会。说得真好啊,早前去香港时,并没有太过在意香港民众的友好程度。可能是由于自身的不够自信,总在小心翼翼怕自己做得不对。这次去,感觉自己的内心还是有一点点变化的。这种变化就是,我是有选择的,我并不是非来香港不可。香港好的话我继续来,香港差的话我非但不来,还会反向安利给朋友,建议朋友们也不要去了。我感觉服务业里,香港人的服务态度还是比之前有所提升的。这可能是因为,内地游客在香港消费的份额在进一步提升,也可能是疫情三年让香港服务业明白了内地客源的重要性。这种趋势下,对于内地客源太过有意见的服务人员会被行业排挤。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香港的明星,除了少部分被洗脑的港毒,是最先表现出对内地友好的。他们一句话都不会说错,哪怕在香港被粉丝,被香港市民排挤,都做出更倾向于内地的表态。为什么?因为没有内地市场,香港的影视歌曲的市场就只能限定在香港台湾东南亚以及国外的华人这些市场,而这些市场加起来,估计不到内地市场的10%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歌星一年在香港可以开10场演唱会,在内地可以开100场以上。一部香港电影,即使在美国华人里有一定人数的地方也很难上映,因为比例太低,根本无法达到上座率的要求。所以得罪了内地市场几乎等同于失业。同样道理,香港的服务业,如酒店餐厅,也在走香港明星们的路子。同样的例子,还在于高端房地产,现在几乎都是内地有钱人在买。我没有在香港买过房子,不过我估计,香港房地产行业对于内地的友好程度非常高。而香港普通民众对于内地人的友好程度,我感觉是在降低的。可能是因为国安法让他们感觉以前某些自由度被限制。也可能是他们面对内地人的实际优势正在丧失,而在心理上又不愿意接受。这种内心的矛盾在即将被超越的时候是最矛盾。到了香港人毫无优势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接受,慕强的心理又会占据上峰。
印象7,影视歌曲。
影视和歌曲是我香港情结的来源。周润发的黑帮片,郑伊健的古惑仔,李连杰的动作片,徐克天马行空的武侠,tvb的商战剧职业剧古装剧,还有谭咏麟飘逸潇洒的声音,以及四大天王的影视歌全能,都是我曾经最喜欢的。我没有专门学习过粤语。那时候的我,听粤语歌,唱粤语歌,看粤语电影,看粤语连续剧。我的粤语说的少,可是就听粤语来说,我能够达到无字幕看粤语电影连续剧,甚至粤语新闻都没问题。在香港时,香港人的粤语,我基本也都听得懂。因为看繁体字幕,我对于繁体字的识别程度,也和简体字差不多。我几乎看过90年代以及00年代初的所有符合我喜欢类型和一定品质的香港电影和连续剧,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花了这么多时间,也就成了我香港情结的来源。我记得tvb的商战剧里的罗嘉良,律政剧《壹号皇庭》里的欧阳震华,陶大宇,苏永康,以及《妙手仁心》里吴启华,林保怡,陈慧珊,蔡少芬,他们的独立,智慧,专业的品质,开着敞篷奔驰跑车,以及在酒吧里谈笑风生的场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大概是从00年代后期开始,香港的影视作品我就逐渐少看了。2010年是一个分水岭,可以作为香港影视作品没落的标志年份。现在tvb剧不再有以前的影响力了。现在的香港小姐几乎没有什么关注度。现在的香港电影,即使有几大影帝,也不一定有多少票房。甚至tvb的台庆晚会,也早就在很多年前就被内地网友吐槽,穿的都是廉价衣服。相比而言,内地的杨幂们个个都是高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新闻,《狂飙》里的张译饰演的是公务员,按理来说,穿的都应该是普通的衣服,看上去也确实挺普通的。可就是这些衣服鞋包,也都是奢侈品品牌的。这就是市场大小所带来的差距。一次内地的晚会,直播新闻自媒体等造成的关注人数可能是几亿。而香港tvb的晚会可能只有几千万几百万。如果你是奢侈品品牌,你愿意赞助谁呢?肯定是内地的明星。再比如,我们内地的人均居住面积都很高,商品房多数是100-140平左右,可是香港人还住在30平方的房子里。这样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和内地差异太大,我们就看不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了。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光环不再,他们的思想也无法引领我们。所以,他们的影视作品我们就不愿意看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好莱坞。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漫威不灵了。早些年我们很喜欢的什么侠,现在的新作就非常愚蠢。好多好莱坞大片,来来去去都是落魄的小人物逆袭然后拯救世界。这其中固然是有他们编剧罢工,作品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赶上来了,我们的文化程度赶上来了,我们的审美标准赶上来了。而香港和好莱坞,他们只是在原地而已。所以,我们看着他们,怎么感觉是他们落后了。其实他们没有落后,只是我们进步了太多而已。王晶说,早就没有香港电影了,只有华语电影。
最后总结一下总体的感受。香港是运行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地方。香港一直在那,也许他退步不多,但是他的进步也少得可怜。对于新事物,香港的资本没有任何兴趣。香港资本有兴趣的是金融,房地产,奢侈品,购物,黄金,首饰,包包,手表。近几年内地的产业,香港的资本只投资了房地产。其他几乎任何产业都很难见到香港资本的影子。所以,内地崛起,香港是有收益的,只不过受益的都是资本阶层,中产和平民没有任何受益。内地产业升级最快,在抢全世界生意的制造业,香港资本几乎没有任何投资。更别说拉动就业的制造业设计,研发等岗位。以前香港规划过一个项目科技城,项目立项之初是为了模仿硅谷,投资深圳,与深圳合作,拿到项目的是李嘉诚的小儿子。结果拿到地以后,直接干成了房地产项目,不愧是香港人。
资本是逐利的,也是懒惰的,有钱不赚王八蛋。既然坐着躺着可以赚钱,为什么要站着,更没有必要走几步,更更更没有必要跑着流汗赚辛苦钱和冒风险。内地人呢,躺着没有钱赚,坐着也没有钱赚,站着钱也少,只有走起来,跑起来,而且跑得飞快,才有钱赚。内地人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有自强不息。就在前几天,老美商务部长访华期间,华为发布了新手机mate60pro,全新的国产5g芯片。这意味着,中美看不见的战争,经济战争里的科技战,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意味着未来更广阔的产业升级空间,意味着内地的gpd可以从1.2万美元到2万美元,意味着中国可以跨过中等发达国家陷阱。高傲的香港人,肯定看不起内地人。想想也是,26年前,1997年,他们月收入1万港币的时候,深圳是270元人民币,注意那个时候的港币比人民币贵。到了去年,2022年,香港人月收入1.5万,深圳人月收入也到了1万,而这个时候的港币兑换人民币,已经是1比0.93了。香港的资源分配早已经结束,无论是土地,房产,商场,酒店,金融公司,奢侈品手表包包黄金首饰品牌的授权,商超,便利店,连锁餐饮品牌等,普通人很难有机会进入。香港其实和韩国有点像,普通人逆袭的最好机会,就是考一个好学历,然后进入大公司,跨国公司工作。可惜这几年,香港的跨国公司肯定相对在减少,跨国公司更加愿意把大中华区的总部放在上海而不是香港。而更加重要的是贸易和金融,因为房地产零售服务业都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行业,因为别的行业繁荣,推高了收入,高收入和因为羡慕高收入涌入的人才推高了房地产和零售服务业,支撑了高房价。香港以前做的是什么贸易,是内地产品和国外产品的中介生意,是买办生意。随着内地越来越开放,内地人的文化程度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香港人可以做的,内地人一样也可以做。而且自己做,可以做得更好,减少了中间环节。我有个朋友几家里是办工艺品厂的,他说以前香港的贸易公司来看厂,他们必须酒店吃饭唱歌全套安排好。前几年呢,他们心情好,才会帮香港公司做一单。这几年呢,他们几乎所有业务都是自己接,自己做。他们自己在香港注册公司,自己和老外谈,自己负责财务和货物交接。在金融板块,香港由于独特的法律制度和金融制度,依旧还有一定优势,只不过这优势,不再像以前那么大了。内地就像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健康有朝气干劲有头脑,随着自己的艰苦奋斗,逐步脱贫,逐步走向富裕。香港就像一个富裕的老人,守旧古板,有着各种健康问题,脾气大。在年轻人的承托下,老人显得垂垂老矣,却依然坚守着自己原本的观念,不愿意接受改变。
然而,并非所有的香港人,都不愿意接受改变。前面说的王晶,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作为见证历史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批螃蟹无比肥美。有些香港艺人,坚持香港制造,坚守香港市场,他们拍粤语电影,唱粤语歌。也有些聪明的电影从业者,积极拥抱内地,拍华语电影,唱中文歌。如英皇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成龙,陈奕迅,阿sa阿娇,谢霆锋。英皇的老板杨受成就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商人。其他如古天乐,周星驰,徐克,也是一样,都是积极和内地的资本,导演,明星合作,拥抱华语电影的电影人和歌手。还有一些香港人,在几十年就选择了在深圳,珠海,东莞,佛山办工厂。他们是最早的一批港台老板,那个时候,他们可能是普通的香港人,但是对比内地,他们有着资本优势,有着认知优势。而现在他们早已跨越了阶层,积累起了雄厚的资本。你想想,你拿着在香港洗盘子的工资,就可以在深圳东莞买地办大工厂。这批香港人他们可能在内地工作,在内地居住,他们的下一代在内地读书,他们也早已分不清自己是内地人,还是香港人。就像拥抱华语电影的香港电影人,最后是古天乐王晶他们在积极帮助以前因为守旧而落后的本土派。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王晶一直在用香港艺人,以前他说是因为香港艺人有知名度,现在他说是因为香港艺人便宜。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他对香港的初心和反哺。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做骄傲守旧的老派香港人,还是做拥抱内地市场的新派香港人?骄傲守旧的老派香港人会抱怨房价太高,小区太旧。拥抱内地市场的新派香港人,会在中山买300平方的大平层400平方的别墅。骄傲守旧的老派香港人,会抱怨车位费太贵。拥抱内地市场的新派香港人,家里一人一辆车。骄傲守旧的香港人,不会知道宁德时代,不会知道比亚迪,不会知道一加手机,也不知道mate60pro。拥抱内地市场的新派香港人,会为中国每一次科技进步而激动不已。骄傲守旧的香港人,会抱怨命运不公。拥抱内地市场的新派香港人,仔细盯着每一次命运给予的机会。
身在内地的我们对于自身的改变,没有感觉,习以为常。可是8年4次香港之行,让我对了香港和内地的发展,让我们感叹于内地发展的速度。而让我最有感觉的不是购物,不是美食,不是房子,不是汽车手机,而是生产力。手机网速差一点没什么,房子小一点也没什么。就餐环境差一点没什么,服务差一点也没什么。平时出行做公共交通没什么,车位太贵不算什么,不知道华为比亚迪也不会怎样。可是这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复利效应,真的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内地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和富裕阶层的生产力,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通的香港人。香港的资本依旧领先,生产力却落后了。其实我去澳洲的感触也是差不多。中国的资本也许也追不上去他们,可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像香港人一样骄傲守旧,他们的生产力真的落后了。他们带着各种偏见,瞧不起后来者。他们奉行各种贸易保护主义,他们热爱金融热爱生产资料。他们喜欢躺着赚钱,他们喜欢坐着赚钱。他们贪图享乐,贪图安逸。内地人要自信,国人要自强。
香港这个城市,他曾经的辉煌,他的发展,他的骄傲,他的守旧,也给了我们个人的不少启示。我发现这背后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明朝为什么会灭国,骄傲守旧躺平吸血的朱家人和士大夫阶层落后了。清朝为什么会被八国联军打得满地找牙,骄傲守旧躺平吸血的满清贵族和士大夫阶层落后了。从第五代战机到国产芯片,美国科技为什么被中国科技不断突破封锁?骄傲守旧躺平吸血的盎撒人和犹太人落后了。我们个人,同样应该警惕自己的骄傲,守旧,躺平,感觉自己无敌了,以及想赚轻松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