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早,我抱着一堆衣服来到二楼阳台上,准备将衣服放洗衣机里清洗,可是一转头瞄见了左边宽敞的大理石洗衣池,不禁想到已经好久不曾手动洗衣服了。
真是心动不如行动,我刚一这样想,双手就已经将衣服放进池子里,蓄好水,再手动洗了起来。
这个洗衣池,是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当时砌池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手洗衣服。然而,搬过来已经半个多月了,我一直未曾手动洗衣服,也许是早就习惯了机洗,也许是自己太忙了,也许是自己已经变懒了。
我拿起衣服一件一件地洗着,在大理石的搓板上将衣服摊开,涂上肥皂,再用手就着在搓衣板上搓洗。
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夏日清晨的闷热而烦躁,反而感觉异常的舒畅,而关于洗衣服的往事也如放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现,重温。
那时刚到城里生活,虽然家里已经买了洗衣机,但是,我舍不得浪费水,又怕费电,仍坚持手洗衣服,除非冬天的厚重衣服才会用洗衣机洗。
尽管老公说了很多次,手洗衣服费时又费力,人辛苦,用点水电也值得,让我用洗衣机洗衣服,我却坚持自己节俭的想法,坚持用手洗。
时光又转到了刚结婚那会儿,我们住在单位的家属楼。每天早上的6点到8点和晚上的6点到8点,才会提供自来水。
尽管每栋楼的每一户都安装了自来水管,但是,平常只是摆设,只有到了规定的钟点才会通水,这些水管才会活过来。
那时家属楼的设计与现在的商品房子设计是不同的。
记得我家住在二楼,从一楼的楼梯走上去,到二楼的休息平台,分左右,一边一户,我家住右边。先是一道简易的铁门,打开走进去,是一条短小的横走廊,再走几步过去,连着一条长点的坚向走廊。走廊的右边尽头是一扇木门,开门进去是个客厅和一大一小两个房间,走廊的左边连着厨房和卫生间。走廊厨房都是敞开式的,只是卫生间加了个门。
家里炒什么菜,做什么好吃的,楼上楼下都能闻着味儿,有时候太香了,就会有人在对面或楼上楼下或者是对面的楼上楼下大声喊,“哎呦喂,你家做啥好吃的这么香。”
特别是每天通水的时间到了,整栋家属楼会异常地热闹。邻居们会互相喊着,“来水了,来水了,大家赶紧接水洗衣服呀。”
如果有哪个不在家,好心的邻居会过去打开他的铁门,帮他把水缸放满水。
几乎家家户户的铁门都是不会上锁的,大人伸手进去稍微用点子力气,一般都可以打开的。只有小孩子才打不开,我猜可能是防着小孩独自出门,怕孩子从楼梯上滚落吧。
那时候的我,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接水洗衣服。敞开的坚向走廊的左边尽端,一个大大的塑料洗衣盆放在水泥地板上,搁一块塑料洗衣板,用一根长长的软管,一头接在敞开着门的卫生间里的铁水龙头上,一头伸进洗衣盆里。
待洗衣盆里蓄满了水,女人们一边洗衣服,一边与对面同样洗衣服的女人大声聊着天。那场景很是热闹,现在是找不到了。
时光又穿梭到了我的孩提时代。那年,我小学毕业,考上了镇里的初中,是要到中学学校住宿的。
那个暑假,祖母教导我洗衣服,一脸的慈爱,温声细语,一遍一遍地坐在旁边教导着。堂屋的屋檐下,放着一个大木盆,木盆里搁着一块木头制成的洗衣板。
我端坐在木盆旁边,按祖母讲述的洗衣服的要领,双手将衣服摊开在木洗衣板上,涂上皂角,再就着在洗衣板上用力地搓洗着。
在祖母的监管下,我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练习洗衣服。中学开学前,我终于能熟练地洗干净衣服了。
时光匆匆,很多往事早已深埋记忆,很多身边的人也早已逝去,而我的生活还在继续,一天天一年年前进,而那份美好的过往,人也好,事也罢,都将成为我生命的记忆,偶尔在某时段会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