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组织学生大致疏通文意,晚上布置他们将课文前三段扩写出来。
第二天交流时除了一部分只是将课文简单翻译了一遍外,另一部分做了细致描写的,主要问题都集中在了第二自然段。有人写抱走茅草的儿童对追得气喘吁吁的杜甫做着鬼脸,有人写那群儿童看杜甫上气不接下气,哈哈大笑起来……
显然学生没有结合全文来理解第二段的情节,了解背景是理解第二段内容的基础。于是接下来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杜甫经历及“安史之乱”的影响。然后由题目凝练出“秋风破屋”作为整堂课推进的线索:1、秋风破屋后,诗人境况如何?采用“从______(哪句或哪个词),我感受到诗人______的境况”的格式勾画圈点并作批注。2、秋风还破了谁的屋?从哪儿读出来的?3、如果你是诗人,秋风破屋的那个晚上你最真切的愿望是什么?文中诗人的愿望是什么?对比之下,试着对诗人作出评价。
整堂课设计非常简单,采用问题导学,由浅入深,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真切感知诗人生活的困窘以及他超越苦痛的悲天悯人,水到渠成地感受诗人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崇高情怀。
最后让学生联想并积累体现忧国忧民思想的诗句。语文教学是整合的艺术,如果单篇文章的力量还显单薄,那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忧”“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些振聋发聩的诗句便会对学生形成合围态势,在铿锵有力的朗读中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冲击,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课堂还是学生错误的展台,回顾前面那些看似生动的扩写,其实只是断章取义。一篇文章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文字表面的前后一致,更存在于文字后面的暗潮涌动,所以我们的阅读要有整体观,要善于前后勾连。海明威曾说,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于海面以下。所以阅读的意义就在于磨炼一双能探照到文字以下丰富内涵的慧眼,拥有对文字的特别敏感。
所以,扩写的前提是充分尊重文章原意,而且是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尊重,然后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将文中意象编织还原成画面。
虽然以前有过一次扩写训练,但这次小写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看来仼何一项语文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与失误中去总结,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