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无论在什么书本,什么记录里,都位居孔门十弟子之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此的受人推崇呢?颜渊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弟子,自然会将自己的儿子托付到孔子那儿,颜渊在刚刚进入孔门时并不受孔子的看重,为什么呢?因为在课上,颜渊在听孔子说话的时候没有质疑,让孔子以为他根本没什么自主的想法,只会依附于别人,似乎是个蠢笨的人。
不过马上,颜渊刷新了孔子对他的认识,孔子发现,虽然在课堂上与颜渊对话他一言不吭,但是下课时竟然也能发挥出不少心得,领悟了孔子所说的话。所以,在课堂上不质疑并不代表他愚蠢,而是在于他认为孔子说的是对的,值得自己去学习,而不是反驳。是金子总会发光,孔子慢慢注意到颜渊——这块隐藏的“金子”
颜渊最令孔子钦佩的地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对学习乃至其他任何事的态度:从被动转为主动。普通人的世界,做的事旁边总有什么人来催你,比如小学时,你父母和老师催你交作业,强迫你好好听讲。或者长大以后,你的工作由老板来催,就算是自发工作,也是生活中的必须面对的事情逼。
颜渊不一样,将什么事情都转为主动, 将“我必须去做某事”改为“我愿意去做某事”做这件事的乐观程度,心态以及状态都会有极大的提升,大家肯定面对过这样一种情况,你被逼着写作业,那感觉是头脑发昏,两眼无神,昏昏欲睡,似乎要打起精神比登天都难,自己喜欢的一门课,那上课的体验总是精气十足,头脑清醒,思维高度运转,不打起精神似乎也比登天还难,充分说明了主动和被动的差距。
颜渊的这个特点,怎能不让人敬佩呢?为此,他达到了许多孔门弟子无法达到的成就,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一种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方式,这一点只有孔子和颜渊做到了,还记得孔子赞叹颜渊说的话吗?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算生活环境再差,再艰苦,在令人难以忍受,他都不改自己爱学的喜好,不改自己其他的优良品质。颜渊的境界也达到了除孔子外无人能及的地步,谈及自己的志向,颜渊回答,愿无乏善,无失劳,意思是不炫耀自己的善,不凸显自己的劳,相对于其他几个弟子的回答(比如子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愿自己富贵,有好东西和朋友共享)高下立判。
但就是这一个孔子最合适的继承人,孔门的骄傲,却英年早逝了,因为境界太高,一点都不注重物质上的生活,或许觉得自己境界味道,从而一生也没有当官,始终居住在简陋的地方,吃简陋的食物,贫困交加,颜渊虽然道德高尚却不是神,这样的环境,使得他身体多处营养不良,加上四处跟随孔子奔波,40多岁的时候,颜渊一命归天,当听到这个消息,孔子,竟然伤感到对天大喊“天难道是要灭我吗?”可见其对颜渊的宠爱。相信如果颜渊多活几年,也许真能继承孔门,成为像孔子一样有名做的人呢。
这就是颜渊,一个学神中的学神,一个对待生活方面的冠军,一个还没有达到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却英年早逝的可悲的可叹的人,因为他的好学,因为他的境界,他是当之无愧的做孔门第二把交椅的人,当然谦虚地他并不承认,也不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