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翟先生-雨中的小屋

“今天还能出去玩吗我?”

看着院子里一直下个不停的雨,我陷入了沉思。

村里的细雨蒙蒙

小时候的村里,总有几个伙伴能玩在一起,晴天还好,可是这下雨呢?他们会来找我吗?

“在家吗”,听声音是C来了。

“出去玩吧,小雨没事”,C一边说着,一边拿下了身上披着的化肥袋。是啊,那个时候雨伞还没流行到村里,所以外出就想出了这么个方法。这也可能是80后那一代独有的风景。

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还说什么呢。于是我也跟着出门了。

“咱再约上J一起吧”,C提议到。

正好J也在家里,就这样我们三个一拍即合。

去哪里呢?

我们在地里走着,对,看看有种甘蔗的没有?大片的玉米地里,往往藏着一块甘蔗林。

可是这次我们失望了,看似是甘蔗,其实是高粱,没有一点甜味。

假甘蔗(高粱)

告别了玉米地,我们想去河边看看。

要去河边,就要经过我们家的那块地。前面说过,那块地方的南边是一条灌溉用的时候水沟。水沟基本呈T字形,我们家的那块地刚好在T字形竖线的右下角,水沟刚好在我们家地头西南角上分岔。

跨过水沟来到南边就是大片的菜地了,这水沟也算是个分界线。

“哎呀,那里有个小屋,我们快去看看。”

几个人飞快的来到跟前。或许是下雨的缘故,屋子里没人,只有一个破旧的木床,门都是虚掩着的。

小屋的周围是一片葡萄架,架子上开着几朵鲜艳的花,在雨滴的滋润下,更显别致。

“那是什么?”,我问。

“好像是荔枝”,年龄最大的C说。

是荔枝吗?

“荔枝?”,这就是传说中的荔枝啊。年幼的我我竟然信以为真了。以至于几十年后,我来到城市见到真荔枝时闹了笑话。“帅哥,这是荔枝啊”。是吗,这个是荔枝?怎么和我小时候见的不一样呢?所以,有时候形成固定思维也很麻烦。

在葡萄架下漫步、看雨,似乎是件浪漫的事情,但我们几个小孩哪懂呢?

我们又走过了绿油油的菜地,来到了一个高坡上。这满眼的菜,是村里人的油盐酱醋茶,也是他们勤劳的见证。

高坡的下面不远处,就是黄河,那里也有我们家的一块菜地。记得曾经有一次,临近中午没有菜吃了,就拔了一颗野灰菜做了汤。

曾经的小屋,长满穗的玉米,一块块的菜地,如今都成了回不去的记忆。

网络配图(非我印象中的小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