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天乌鲁木齐市中学语文中青年教师作文教学大赛课,不禁回想起我与作文教学一起成长的日子。
我以为能在公开课讲作文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关起门小打小闹一下尚可,如果要敞开门接受同仁的评判多少还是需要有些勇气的。
当老师之初,对作文教学是心怀畏惧的。找了诸如“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时安排很紧,作文就私下练习就好”“等我自己写好了再去教学生吧”的借口……就这样,一晃六年,两届学生的作文课就在“轻描淡写”中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学生是多么宽容包容着我,对我处理作文教学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高考成绩仿佛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一个追求进步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反思的人。正如肖川在他的教育随笔中说“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门禁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真正开始作文教学研究,放下各种包袱面对作文课是2009年了。记得那一届带的是文科班,已经记不起是什么事情激发了我的热情,只是心里真的想要啃掉这块硬骨头了。我想一个老师只有他自己想要成长进步,他也才能真正成长起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面对自己畏惧的问题,必须从内心克服,我知道这一点别人帮不了我。为了提醒不绕开作文教学,我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具体形式可以不同,但讲练结合不动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同行的力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我的脑海中常常会:其它老师多长时间上一次作文课,他们是如何处理作文教学呢?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有种种困惑,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应对吗?当我搬着凳子听完Z君的作文系列讲座时,我对作文课该怎么上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照搬是不行的,“拿来主义”对作文教学行不通。因为个人的性格和人生的阅历不同,单纯地效仿有时会适得其反。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再以自己的方式和对现有学生的了解呈现出来是最好的方式。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和悟性的,也绝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不论教师怎样教,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能写出好文章。多研究一些学生优秀的考场作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于是我看见好的作文就“据为己有”,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用、如何用。模拟考试年级学生的优秀作文更是绝不会放过的,因为往往是学生身边的人的作品才更具有说服力。一篇好文到手,就要好好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价值。分析时,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从文章立意到结构段落到语言表达都需要用心去体会。此时的我既是老师又得是学生。站在教师角度分析文章可取之处,想想该如何给学生讲,让他们能听得懂、会借鉴利用;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琢磨如何消化吸收、化为己用。这样的例文其实不需要太多,各种文体五六篇就可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对于作文,精讲之后的练习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好文笔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要高考,我们就需要用三年的时间去做最后的准备。而且,我相信只有一个勤于练笔的人,笔尖才会有思想在流淌。值得一提的是,让学生写周记的习惯我坚持了许多年,一直到现在。虽然会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但相对于今后带给孩子们积极的影响来看绝对是值得的。当然,周记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记流水账。做到收放自如便很关键,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可以写任何体裁,可以用任何形式,只要言之有物,只要手写自心。同时又要他们有阶段性地提升,每月我会给他们出题目,用话题的方式练习,既为作文教学搜集资料,又为点评做了积累。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文理科,班里总有些喜欢写作的孩子,千万不要将他们埋没在众人堆里,尽可能让他们在繁杂的功课面前还保有一颗文艺的心。对班里那些“文艺青年”既要鼓励他们随时练笔,又要提醒他们不要跑偏。多年之后,爱好写作会让他终生受益。
一个爱写的老师会带动一批爱写的孩子。不管老师写得如何,能身体力行去带动学生都是极好的。许多时候,结束一篇课文,我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写的东西,以此对本课进行概括总结,虽然也不成熟难登大雅之堂,但能亲身去写也总还是接地气的。
因为打开了畏惧的大门,后面的路便走得“理直气壮”起来。讲的好与不好姑且不谈,也基本能游刃有余地上作文课了。后来的日子便有了更多的美好和精彩。我和学生们在每周的周记本里“互诉衷肠”,他们会给我新推的文章点赞留言;高三模拟考试阶段,利用监考的时机,我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混在同学们的作文里任他们“批评”;我会为了分组上好作文课,提前几天做准备,课前大费周章摆好教室桌椅,便于更好地交流合作;我会为了上好一节写景状物的课,在校园里带领他们观落叶、赏雪花……
如今写作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更多新的尝试也仍在继续。 “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会有抵达的那一天。”
我相信一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