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阅读了《写作是门手艺》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两本书之后,学到了很多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本篇文章就以高文斌和陈祉妍所写的《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为例,根据从两本书学到的技巧对此片文章进行解读。
首先,此篇文章中引用了大量文献,就像在《写作是门手艺》写到的“引用别人的东西不等于自己没有没水平,旁征博引反而能证明你阅读面很宽而且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此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讲解引用,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别人的观点,十分明确易懂。
此外在词与句的微观结构上,此篇文章的文字是十分流动的,有着“清晰流畅的透明玻璃风格”。首先在用词上,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正如书中所言“表达清晰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抽象层次。”本片文章并没有大篇幅使用抽象的文字,也没有使用太具体的问题,譬如“网络成瘾”这个概念,作者将它具体为“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概念,一方面抽象的概念让文章立意拔高,凸显层次,另一方面具体的概念方便读者理解文章的范围。在主语和谓语上,《写作是门手艺》中就写到“主语要具体,不能太长。谓语是个动词,不能用抽象的动词”。此篇文章中就贯彻了这一点。譬如“网络成瘾是研究成瘾心理依赖机制的独特窗口“,主语”网络成瘾“就十分具体简洁,并且主谓语之间衔接快速,没有复杂的插入语。在句子衔接上,本篇文章也做到了信息铺陈符合人脑规律。譬如’在网络化信息时代,人类面临着信息量的急剧扩充和广阔的交流天地,而人脑在这种大量交互信息的作用下如何工作尚需进一步研究。”将已知的、旧的信息放前面,未知的、新的信息放后面,就符合人脑认知的规律,从而文章更加有条理,思路清晰。总而言之,此篇文章语言十分清晰,就像《写作是门手艺》里写到 的“谨慎选择词语抽象层次,把主谓语放于显眼位置,处理好被动与主动,实现句子长短结合,上下句有序衔接。”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讲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本文就以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对这篇论文进行解析。首先是分类,这篇论文是论说性的,主要目的在传达知识,包括网络成瘾病理的心理机制,中国网络成瘾问题特点等以及网络成瘾的综合心理干预。首先根据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我们对本篇文章进行一个概括。简单来说。这篇论文针对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探究其中的病理心理机制,并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再根据第三个规则,此篇论文主要可以分为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意义、中国网络成瘾问题的特点、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类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行为和生理心理特点、网络成瘾的成因及病理心理机制以及综合心理干预方案。整篇文章层层递进,从意义到发现的问题再到根据问题的形成原因给出干预和解决方案。随后我们判断本文的主旨,即面对网络成瘾问题的加剧,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从生理到行为多层面的研究了网络成瘾的成因、病理心理机制、分类及评估、综合心理干预等重要问题,旨在解决网络成瘾问题。
随后是第十章,公正地评判一本书,在我看来这篇论文对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多种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技术,从生理到行为多层面的研究了网络成瘾的相干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后续的工作中还将不断深化相关心理机制研究和临床干预研究,并且作者也对他们后续的研究进行了讲述以及本次研究的不足等等。在我看来这篇论文是十分完整且具有巨大意义的。我对作者的研究也持赞同的态度。在我看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一定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并对此给出网络成瘾的综合心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通过从《写作是门手艺》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两本书学到的知识,让我对《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篇论文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论文,通过学习这篇论文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写作的技巧,包括遣词造句、论文的结构与脉络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等等。另一方面,之前我看论文都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并没有注意其中的细节,而通过阅读《写作是门手艺》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两本书让我学会了怎么阅读一本书,一篇论文,对我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