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手机上突然一条省人民医院为医生配置报警手环的微博推送跳了出来,看到这条消息,着实吃了一惊,点进去想看看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大众对此是个什么看法,没想到微博打开却半天刷不出来,可能是因为在地铁上,信号不太好。微博经常出这种问题,信号不好的时候感兴趣的推送刷不出来,好不容易刷出来了却变成了微博首页。
回家百度了一下,竟发现,省人民医院的此事不是个例,在此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推出安检措施。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医院也开始各种出招了。
对此很多医护人员表示院方的行为让员工觉得很暖心,此举也许是大势所趋了。这么做医生是安心了,可是这么做以后,患者还敢安心地去医院看病吗?
由于孩子腺样体肥大的问题,在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需要住院手术,但是因为床位紧张的原因,手术排在了几个月后。
对此婆婆三天两头打电话过来问孩子的手术能不能换个医院做,并且时不时暗示老公和我没把孩子照顾好,孩子老感冒才到此地步。既然要手术,我们也不想办法抓紧给孩子做了。
去年5月份的时候孩子拍过一次片,当时孩子刚刚两岁,就因为已经肥大了,年龄太小加上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还在药物可以控制的范围,医生给的开了药让回家吃,后来断断续又去过医院两三次,看了不同的大夫,大夫的建议都是一样的。因为年龄小,手术的话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5岁以后手术就不太可能复发,所以鉴于孩子太小,还是药物控制,看看能不能拖到岁数大些。
我们是相信医生的,毕竟孩子太小,身体在发育阶段,腺样体是到7,8岁以后才会开始萎缩,年龄小的孩子做了手术确实可能因为身体的发育导致复发。
结果昨晚婆婆打来电话,埋怨我们在5月份发现的时候没有当机立断给孩子手术,医生说药物控制,都是推卸责任的说法,而我们竟然愚蠢的没有自己的判断,只听医生说辞,拖到现在已经影响孩子呼吸和睡眠了,竟然还要再傻等几个月才给孩子做手术,说着说着老公差点在电话里发了火。
归根结底,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医生。
如今社会医患问题为何到了这种地步,究竟是什么促使医生和患者都到了相互戒备的地步?
是患者的不体谅,还是医生的不负责?想来想去,这个问题好像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因为经常患者的不体谅医护人员的繁忙以及善意的提醒,医生看诊开始应付差事,以避免再发生不识好人心之事。医生应付差事,对患者发生误诊或是医嘱发送不到位时,患者开始不满,甚至报复。“杀医”事件层出不穷,病人因医生误诊延误病情之类的事件也时常出现在耳边。似乎打了个死结。
有多少人,就有可能有多少患者,要想解决医患矛盾,还真是难于上青天。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真正存在医患矛盾问题的应该是少数,只不过现在媒体的发达,加上真正出了此类事件患者得不到公正的裁决,使得这些少数事件变得格外引人瞩目。
作为医护工作者,应当想到,每一份付出都有人能看得到,患者是来看病的, 你有专业技能傍身,解决了患者的问题,也不会存在真的想来找茬的患者。医生需要的是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诊疗经验。“医者仁心”,“白衣天使”,对患者的病痛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要对患者带有同情之心。患者并不是医生的捞钱工具。
作为患者,应当想到,真正如新闻报道的不负责的医生少之又少,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本职,与患者也是无仇无怨,不为患者着想于他也是无益的,他没有必要这么做。患者需要治病, 就要如实告知病情,提供给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的情报,帮助医生了解清楚病情,医生才能准确做出诊断。利用发达的互联网,对医生的诊断做个大致的了解,也算是对自身负责。
同时还需要强力的第三方监管部门,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或是医疗事故,能够给与公平公正的审判,而不是偏袒强大的院方,寒了患者的心。
说到此处,想起来买保险一事。去年为了给孩子买一份保险,学习了一些保险方面的知识。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关系,与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原来如此相似。很多人遇到卖保险的都唯恐避之不及,怕被骗。怕担风险想买保险,又怕生了病保险公司不给赔付。
实际上根本没必要担忧,只要你在买保险之前如实告知当前的身体状况,符合保障情况,之后生病了保险公司一定会理赔,保险公司都是千万以上的资产,又有保监会监管,违规的话动辄罚款百万起,所以保险公司也没有必要冒着因小失大的风险,为了骗你几百块钱的保费而拒赔合同注明的理赔责任。
医患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突破的改善的,只有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信任,矛盾才能一点点化开,愿我们的社会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理解,愿医生不用防备病人,愿病人看诊顺遂,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