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湄青萍
理事会读写营第3期第二课·学习感悟
昨晚是读写营的第二课《厚积薄发》,听完铁鹰老师的创作经历及读写感悟,颇有启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且记录下来,留待日后时时观照。
铁鹰老师从19岁开始踏上文学创作之旅,至今已有50多年,期间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这漫漫岁月里,似乎有很多理由可以放弃,他又是如何一路走到了现在?想要在文学创作领域持续深耕,又需要依靠什么?昨晚,我得到的答案是:
一要耐得住寂寞,并接受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寂寂无闻。
大概人都有一种被“看见”的心理需求,所以总是期待自己写的东西被关注、甚至被嘉奖。但,写作其实是一次次的重新出发,包括作者自身,也无法完全预料路上将会邂逅什么样的风景。所以,不必为一次好的作品而得意忘形,也无需为一次差劲的创作而妄自菲薄。
而且,好的作品还可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而被一再搁置。
比如,铁鹰老师年轻时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几经易名(最终书名确定为《风浪时代》)和修改,曾要出版又被临时取消……直到前两个月才在网络平台上架播放。浮浮沉沉几十年,才得以面世,不禁令人唏嘘感慨。
这让我想到沈从文晚年转向古物研究后,一直呕心沥血写就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也是如此命运多舛,历经17年增补完善,才在香港出版。好在是金子,终究会发光,时间也无法将之掩埋。
不过,对于热爱文字的人来说,写作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奖赏。如老师所说,在那个用笔构筑的虚拟世界里,你就如上帝般,可以自由挥洒创作,而无需在意世俗的眼光和偏见。就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之于曹雪芹,《边城》中的湘西世界之于沈从文。这些作品,无疑都是他们寄托心中忧思的一方“桃花源”。
二要有生活阅历和文学功力两方面的积累。
如果写作是一种输出,那么,就必然不可缺少输入。有时候,我们常羡慕别人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似乎,灵感独独青睐于他们。其实,这背后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灵感是不会造访懒汉的。
据说,法国音乐家柏辽兹曾替一首诗作谱,然行至最后一句,却迟迟无法完成。直到两年后的一天,他意外失足落水,爬起来时忽然口中便有了曲调。这看似如有神助,但如若掉到水中的不是有着深厚音乐素养的柏辽兹,换做他人,即使落水一千次,怕也谱不出曲来。
铁鹰老师年轻时曾在风沙弥漫的大西北做过军垦战士,也曾做过炉前工,与钢铁与熊熊大火相伴多年,这些都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阅历。而且,老师在小学时已遍览父母书房中的中外文学作品,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些无疑都是创作所必需的养分。
如今的自己,也许不太可能拥有老师那样的生活阅历,但即使如此,每个人的生命经验都是独特的。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让自己真正地投身其中,善于发现“隐藏的素材”,哪怕其中掺杂着悲苦和痛楚;要多读书,且允许自己“逗留”其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和美的熏陶。
三要勤奋练笔,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和记忆力。
练笔,可以看作一种写作演练。且不是茫茫地练,而是要有意识地练。比如,晨起观察一朵美人梅的花,很多人都误以为是桃花,其实不然,只是色如桃,似美人微醺的脸,白里透红,红中带着些许粉。逆光拍摄之,更显得花瓣透亮灵动。而且,花瓣是重瓣的,层层叠叠,中间簇生的花蕊带着黄色的花药,又接近梅花的形态。只是凑近闻之,却没有花香,甚是遗憾。
留心观察所见事物的“细节”,如同用手轻抚一块布的纹理,真正下笔时,才能将他们的神采描绘出来,如同让读者亲眼见到。
长此以往,不断地练习,心中积累的素材也就越来越多,再无须担心没东西可写。同时,自己的文字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褪去生涩、矫揉造作,日益变得自然成熟起来。写作,唯有在“写”的过程才可望进步。如谁说的,事上练,一切皆有显现。
我想,自己在文学创作之旅上,尚是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未来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跋涉,且走且思且享受其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