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很喜欢运动。
年轻时代酷爱足球,那是心中独一无二的白月光,如痴如狂地喜欢、追逐,在父亲的围追堵截中依旧是痴心不改。简直就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不敢与君绝。终于在一次比赛中,踢破了小腹的肠系膜,长出了一个巨大的瘤,手术后留下了20~30厘米的疤痕后,开始渐渐消停了。于是变成了电视机前的水蛭,在深夜大呼小叫中表达着自己的相思。
运动是不可以停止的。
老公开始增加新的适合年纪见长的活动,选择了羽毛球。这项在中国人见人爱的运动,很快就吸引了老公的大部分注意力,老公大包大揽自荐成为公司羽毛球协会会长。他开始招募爱好者,寻找教练,督促会员定时参加活动。安排会员学习适合自己的打法,买球衣、球鞋、羽毛球、买水,做好一切后勤工作。一年后带领队员组队参加当地的比赛,居然第二年在正确的战术和运气下,获得地区第一名,一时间风光无限,好评如潮。我感觉我家老公是公司羽毛球协会的妈,他连协会发的羽毛球服,谁领了谁没领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和老公是两地分居,大把的自由空间令他可以全情投入。可是当周末他“抛家不顾”带着队员四处活动时,引来了我的不满。终于有一天,他说周末要参加摄影协会,打算学习拍照技巧可以提高拍摄打羽毛球的效果时,我大喝一声,“你可以不用回来了!”
几年前老公从外地调回了上海,工作地方在20公里以外。平时工作加班和上下班路途的时间,已经没法像以前那样天天运动了。老公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新的运动方式,跑步,或者说新的目标是微信中的运动排行榜榜首。
老公朋友圈里有几位半码和全码的好手,每天几万步是常有的事,于是榜首的位置和他基本无缘。老公开始做计划,规律运动,坚持不懈。他把上下班路程的一部分用来跑步,后来觉得麻烦干脆平时上下班全程骑自行车刷步数,周末跑步。当我的同事知道我家先生每天骑着摩拜上下班20公里的时候,惊为天人。很快,老公每天的步数到了4~5万步,常常高居榜首,还尝试了一次莫干山的越野跑,那时正逢陕西越野赛出事,把我吓坏了。老公年纪不轻了,真是让我体会到生命不止,运动不止。望着自己日渐发福的身体,我无言以对。
疫情来了,居家。居家这件事,对喜爱运动的人来说,无疑是关禁闭了,难受异常。
我家楼上有个小小的晒台,最长的直线距离是5米,可以拉五根晒衣服的绳子,整个门洞大家共享。我家先生于是在这个小小的范围里依旧坚持着他的跑步生涯,我看着他手机上密密麻麻往返跑留下的痕迹,眼晕头晕,对先生的坚持佩服异常。
楼上的活动空间,也成为整个门洞唯一可以稍微放风的地方。邻居有晒衣服、遛狗、跟着刘畊宏做锻炼的,老公的跑步也渐渐成为障碍跑了。有个爱好自拍视频的邻居在群里发了一段锻炼的小片,我看着作为背景在后面来回跑的老公笑得肚子疼。为了大家方便,老公跑步的时间挪到了晚上。终于,一天晚上老公回来说,楼上顶楼的阿姨找上去了,他们的跑步声吵得阿姨没法睡觉了。我哈哈大笑起来,在楼群林立的大城市,自由自在的运动似乎是件“困难”的事情。想想老公运动的发展史,不知老公这次又会出什么招?我眼光灼灼的好奇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