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两个家庭,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一个是长大后结婚成家,重新组建的家庭。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当我们有孩子时,我们又变成孩子的原生家庭。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原生家庭,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受着家庭成员的影响,但是我们往往觉察不到这一点,尽管很痛苦很难受,但我们就是会一再地重复某些想法和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长的家庭和童年经历中有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缺失的部分,就会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去找,会在潜意识中把恋人当成自己的理想父母,继续和他们完成我们未完成的课题。无奈的是,谁也不可能一直扮演我们理想父母的角色,因此我们的婚姻就会出很多问题,有很多的委屈痛苦纠缠。关于这一点在我之前的文章《什么是婚姻不幸福的根源中》详细阐述过。
二是影响我们的性格特质。林文采博士提出,每个人都有天生气质,但原生家庭对每个人性格的影响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从小被父母鼓励的孩子,长大后特别有自信;从小被父母批评的孩子,长大后特别自卑;从小被父母恐吓的孩子,长大后充满恐惧;从小被父母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自我为中心;从小被父母忽略的孩子,长大后总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不同的原生家庭,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性格。
比如,有一位男士,从小父母对他的要求特别高,总是不断地批评他,拿他跟别的孩子做比较,就算他再优秀,他的父母也从没有表扬过他。长大后,这位男士尽管事业上很成功,但是他一直没有自信,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自信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但是他来源于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的评价总是低的,那么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行的、不如别人的,长大后尽管他做得再好,他也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不行,甚至认为自己是靠运气,别人夸他都是说的假话,他已经把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内化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内在父母”,现实中的父母可能不再批评他了,但是他的“内在父母”常常告诉他,他是差劲的、是不好的。
再比如,有一位女士,从小她的父母对她过度溺爱,凡事把她放在第一位,事事为她考虑,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意孩子有一点不开心。长大后,这位女士心中就没有别人,做事时考虑不到别人的感受,总觉得别人为她付出都是应该的,这样的人慢慢大家都会远离她,所以她的人际关系也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可怕的是,她自己完全不自知,她不认为她的行为已经让别人不舒服,她认为这样是很正常的,因为她的父母从小就是这样对她的。
三是影响亲子关系。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这种强大的延续性。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疗愈,那么就会在孩子身上重演。比如,在父母包办控制下长大的孩子,安全感很不足,长大后,她为了获得安全感,就继续包办控制她的孩子,导致她的孩子安全感也不足,原生家庭的轮回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除非她的孩子激烈地反抗,父母认识到问题所在,疗愈自己,补足自己的安全感,那么她就会对孩子放手,不再控制,轮回才能被斩断,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父母不断学习成长的。
四是影响金钱关系。
常常发现身边的一些人,舍不得花钱,能省就省,特别是为自己花点钱,特别地舍不得。他们的父母从小一定经常会对他们说,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或者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家里很穷,一定要节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不配得感,不敢花钱,不愿意对自己好点,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还有些人,通过不断地赚钱来弥补自己的安全感,其实他已经有很多钱了,但是他总停不下来,每天不停地工作,认为只要钱多就安全、什么事都能在自己的掌控内了。
讲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大家去埋怨原生家庭,责怪父母,因为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做了他们所能做的。现在我们已经长大,可以自己对自己负责,通过学习,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不再将自己的命运在孩子身上重演,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