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世主情结
电影《我不是药神》差不多结尾的阶段,程勇被警车押送去监狱的路上,一群病友来送他。当时这个场景下来,整个影厅安静了,然后男女老少哭得稀里哗啦……
想起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扁鹊回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中国人有救世主情结,普世化一点来说的话,那是英雄情结。无论是程勇还是扁鹊,都是一种英雄情结的投射,而且这种英雄情结,有着较多的集体主义成分。有一句话一针见血的道明了这种救世主情节:“中国人向来不喜欢防范于未然的故事,而总喜欢齐心协力救灾救难的桥段。”
二、减压阀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以扶弱济困开始的一项工作,随着专业化的发展,逐步完善为一门综合的工作,包括了治疗性、预防性及发展性。采取什么性质的切入方式,与所在地的环境有直接关系。上文我们提到,国人有着一种“集体主义式的英雄情结”,其实,中国的社会工作服务,也倾向被定义为治疗性、托底的“救苦救难”的社会服务。
曾在不同场合听不同的人做过一个对比:“在美国,社工是非常专业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对当地的政策非常熟悉。不论什么人咨询,他们都能准确地找到相关的政策做回应。相反,看看中国的社工,问问自己,医疗救助政策说得清吗?低保低收政策呢?”且不论美国社工这事是不是真的,但“对自己业务的熟悉程度要高”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不过,在这里需要做另一个对比——有位中国教授移民到了美国,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找工作,经济有点拮据。恰好社工上门,了解了他的情况,第二天,美国社工就领着他去办理相关的临时救济的登记,然后领着他去当地的劳动部门登记,很快劳动部门就给他推荐了工作。社工还邀请他参加社区联谊,不久之后,这位中国教授与一位美国姑娘相恋了。觉得不够充分,再做一个对比——有位台湾社工接到福利署的电话,转介一名受家暴的母子过来。社工二话不说,先带母子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并做情绪安抚。在面谈过程中,社工发现母子两人没有其他住处,然后就联系儿童照护机构为孩子提供照顾和保护,同时联系妇女保护组织为该母亲提供庇护。后面是协助处理相应的问题,就不详述。
好了,经过两个案例的对比,无论是美国社工还是我国台湾社工,都相当专业,着实让大陆社工崇拜了一把。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地的法律体系和保障制度,是不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且重要的作用?社工拿起制度是否可以清楚知道该干什么,可以找谁,可以链接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器,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熟悉,记住就行的,它需要整个系统的整合,整个制度的优化、整合。而这也恰恰是大陆社工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目前阶段,国内的社会工作者在治疗性,托底服务中很难做到完全解决问题,这是上述的困境一种外化的体现。但这一情况也让社工面临“无法解决问题”、“没有明显成效”、“发挥不了作用”等等质疑。其实这些质疑也是救世主情节的一种反应,只是我们都不愿承认这个现实的反差,以致于面对反差的时候,选择用质疑来评判而已。《我不是药神》里面有一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贫穷和困境,并不是简单地靠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出力就可以解决的,世人将期望寄托于“被神化”的“专业工作者”身上,但这群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就会被质疑存在的价值。可是我们又有没有想过,这种质疑是不是真的合理?还是说我们仅仅是活在救世主出现的梦里?
社工不是医神,做不到药到病除,这个世界也没有神,做不到一瞬间什么问题都没有。社工陪伴、同理、连接……这恰恰是最有价值,也是陷入困境的人所需要的。社工如减压阀,将社会的压力逐步释放,不至于爆炸。社工所做的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一来防止问题的恶化,二来让人看到希望,换个角度重新找到价值。所以,社工不是药神,不能药到病除,但却在平衡社会压力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术业有专攻
既然社工有其相应的价值,那么在兜底或治疗性的服务中如何发挥作用呢?这里需要先澄清两个前提:一是兜底性和治疗性服务是需要多方联合的;二是社工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应该有专业边界和能力限制,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社工要切实发挥相应的作用,应该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完善——
1、社工是整个兜底和治疗性服务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应该明确其定位、功能,明确其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分工,以便社工在专业服务的延展上更有发挥的空间;
2、发挥社工系统观、全人观的工作视角,社工需扎根社区,深挖需求,全面分析,提升兜底及治疗服务的精准度;
3、发挥好社工减压阀的作用,及时的介入,疏导民众积怨;
4、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为目标,各方不断完善协作机制和保障制度,促进系统内各系统的联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