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是我一直带在身边的一本书,其分析自圆其说、鞭辟入里,而且许多自然并恰到好处的引用、比喻,让我惊叹叔本华博学的同时,也让我对“悲观主义”的标签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个人认为,所谓的“悲观”,其实只是一种分析手法,最终为我们呈现的是“人生幸福课”。
人的自身与身外之物
身体与精神活动同样重要,这两者恰恰是决定我们人生质量的关键。
叔本华在探讨人生之前,先精练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划分的条目,作为决定人的幸福感的三大因素,即: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和他人眼中的样子。
叔本华认为,人的自身对一个人是否幸福起到了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这部分属于人的个性,若具有良好的素质,则是大自然的恩馈,包括高尚的品格、健康的体魄、愉快的性情、持续的兴趣等。
而我们世俗中衡量人成功的标准,大部分都是财富的积累。叔本华对此也有论述,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的财富盈余,对人的幸福影响不大。人总是会不断提高对财产的满足要求,期待与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会越陷入对财富的贪婪中。
除了财富外,身外之物还包括家人、朋友等等,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寄托于身外之物,不是长久之计,除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是会变的,最终重心会在身外之物中不停地转换,期间产生的空虚会时不时地侵袭我们的身心。
无论是追求财富的突然落马,还是一心扑在家人身上、失去自我的疲累与寂寥,都会让我们的生活遭受不幸。而我们自身的个性却可以陪伴我们一生,健康的身体为我们打好基础,对精神领域的探求为我们充实生活,面对生活的本质,勇气为我们破除不必要的担忧和屏障。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做不到全身心地投入到精神领域的探索中,其他一切都是多余的状态。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将生活的重心部分放在自身,部分放在身外,尽可能充分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符合这个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培养成业余爱好,持久地幸福下去。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这句颇为形而上的唯心主义,却透彻地点出了我们人生的“命运”,追求什么,什么就会决定你的生活,也奠定了你生活的质量。
以他人为镜,为自己而活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他人的态度中生活,只要客观、适度看待就好。
当有人因为别人的态度、语言等生气、伤心,我们总会安慰别人,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恰恰相反的是,我们会过多在意别人,以至于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关键。
叔本华并不偏激地认为完全不要在意别人,而是正确、客观地看待,就能很好的生活。是否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的标准是,当他人的作为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时,你需要做出应对。
不要过多展示自己的优势,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嫉妒是最难消除的仇恨,我们不仅要避免心中怀有嫉妒,也要尽量避免引起他人嫉妒;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厌恶,对他人结下怨恨,愤懑不满,要知道人的本性如此,通过对方来反思自己即可。
他人眼中我们的样子,具体的反映可以分为三类:地位、名誉和名声。叔本华曾以“汇票”来比喻地位,它的价值取决于颁发者和为其背书的那方,是一种虚假的感觉。名誉又根据其时代特征,分为公民荣誉、骑士荣誉、性别荣誉、公职荣誉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名声只是极少人才能拥有的,通常需要与众不同的资本来支撑。到了老年,做出成就之后,收获名声,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叔本华用“冬梨”来比喻它的好处。但不是所有有非凡成就的人都能收获名声,经典与畅销永远在大众面前竞争,有的不朽之作恰恰在出版后很长时间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博得身后名。
不过,拥有名声自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不要把期待寄托于此。叔本华在读大学时,曾去旁听了当时一位著名哲学家的课程,但却失望而归。他认为,有的人以知识为手段,不是以知识为目的,只有当你以知识为目的时,才能真正专注地投入其中,获得真实的价值。
童年的快乐与老年的安宁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神韵,都是我们珍贵的生命体验,没有好坏之分。
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当我们想到老年时,心里会引起一种悲凉。上学时曾有同学说过,自己活到40岁就不活了,不想去面对年老的自己,生命没有什么意义。而我们的人生真的如此吗?
叔本华不否认童年的快乐,认知的新奇让世界的一切都显得美好。但更加肯定了老年的意义。当我们失去一种快乐,不会觉得痛苦,快乐仅仅是否定性的,年轻时的欲望也随着年老的身体消褪。
青年时,我们以为幸福就在彼岸,只要我们找对路径就可以获得。而到了老年才知道,痛苦和虚无是生活的本质,我们的幸福仅是尽可能的免去痛苦和不幸。青年时,我们的认知零碎,冲动好胜;老年时,我们收获内心的安宁,认知也全面而深刻。
如果无疾而终、寿终正寝,则是最后的福气;我们要尽可能的从青年时注意身体的保健,在老年保持健康的身体。青年时消耗身体,之后能迅速恢复还能盈余利息;而过了青年时期,消耗身体就成了高利贷,透支的时间,早晚会以高昂、无法承受的代价从我们身上讨回。无论是过度消耗体力还是脑力,都会不可逆地损害自身。
但衰老最终会向我们走来,无需恐惧和担忧,衰老的过程让我们为死亡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我们一直拥有专注投入的精神活动,在老年也能持续探索、研究、自得其乐,那将是最为幸福的日子。
现时此刻,你在干什么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在未来,活在当下才最真实。
每个人的人生组合因素都是固定的,无论你处于什么时期,你都活在当下。
我们常常会缅怀过去,到达曾经到过的地方,记忆也追随过来,穿透了时间;也常常为过去的事情而悔恨,如果可以计划周详,就不会有这样的失误,如果当初我们警觉而了解疾病的特性,亲人也不会过早离开我们……真的没有如果。叔本华将我们的命运比喻成一搜小船,我们努力地朝目标划,但一阵风就可能把我们吹回原点。我们也只能大致把握方向,却无法预知未来的一切。
我们可以制定目标、规划未来,而计划能否实现还取决于运气。没有人可以计算到万无一失,任何人都会有错误和遗漏,我们轻易地过分自责,只能让我们浪费掉现在的时光,无助于更好的生活。而我们也不能轻易“原谅”自己,要用于承认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成长。
在现在和未来计划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是智者避免过多忧虑的一种方式。关注现在,不要纠结过去和操劳未来,才能最真实的感觉到我们自身的存在。
热闹与孤独,既对立又相融
喧嚣是寂寞的狂欢,独处是专注的盛宴。
人是群居动物,社交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必要活动。有的人喜欢在社交聚会的热闹气氛中活跃,善于在人际关系中游走;有的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思考,享受安静的气氛。叔本华对于热衷社交的做法一直批评贬低,而更加赞誉享受孤独的人。
我对叔本华的论点不置可否,外在的热闹和冷寂,往往与内心相悖。社交的弊端是要互相忍让、压抑、讨好对方,以期获得良好的氛围。聚会中,喝酒、喝茶、抽烟、唱歌……都是为了将大家的情绪调成一致。而聚完会后,我们残留的更多是空虚和无聊。独处的好处是人终归跟自己才能保持完全一致和和谐,挖掘内心的感受,独自深入思考,在专注中收获的何尝不是热闹欢乐的景象。
在社交中,我们会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我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虚荣、炫耀的排场的基础。一旦我们被表象所吸引,并沉迷于此,无论身处的环境是否热闹,内心都会像空壳般不断寻找寄托。
热闹与孤独,在对立中相融,在相融中对立。喜欢孤独,就无从谈起忍受;喜欢聚会,也无从谈起失去自我。在各自的个性上发展,也没有错。但若除了感官享乐和社交之外没有了其他的乐趣,那空虚和无聊会缠绕着,紧紧不放。
很多人都讨厌孤独,其实是讨厌与自己独处。安静的和自己呆一会儿,与不断从他人那里获得认可要可靠的多。
哪怕世界全是痛苦,也有一条路属于幸福
痛苦和虚无是生活的本质,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
“悲观主义”的名头恐怕就由这句话得来:“生活不是在寻找幸福,而是在避免不幸。生活的本质是痛苦和虚无的。”如果没有仔细看过叔本华著作的人,也会被这句话弄得压抑和感伤。就像叔本华的母亲对叔本华的著作非常不看好,她说:“我是在寻找生活的欢乐的,而你总让我压抑,严肃地谈论生活的痛苦。”
叔本华直到离开人世也是一个人孤独地走了,终身未婚。然而,这个72岁的严肃老头却有着善良而热情的心。他每天都会到“英国饭店”吃饭,只要有人想与他聊天,他可以天南地北地聊。他乐善好施,身后将遗产捐给了受伤的士兵和家属。
他生活在极其富有的家庭,并拥有聪慧的头脑,叔本华认为这是上天对他极大的恩赐,让他不用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对得起这份恩赐,叔本华竭尽所能,避免任何人世间的乐趣,专注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为后人带来不朽的名作,影响了大量的文学家。
而叔本华是幸福的。他一直专注于自身,全身心投入到哲学之中,终身勤勉,临终也毫无痛苦地离世,获得了他认为“最后的运气”。
生活充满痛苦和无聊,痛苦因为生存奔波而来,无聊则是在安逸的是生活中沉浸在感官乐趣中。我们总在痛苦和无聊中徘徊,似乎没有可以舒服一点的出路。但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一直贯穿着这样一种信念:“持续投入到高级乐趣中,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种谆谆教诲激发着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目标,不断朝着目标而奋进,为目标奋斗的路不是成功的手段,而是幸福的目的。但结果总会与目标不同,我们或许会超越期待,或许找到了另外的好处,又或者我们抛却了目标的表面现象,收获了教训和营养。
总之,在别人打发闲暇时光时,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向叔本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