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关继续为大家更新第2章后半部分内容。
6.要能让人变得积极
我们平时会下意识地思考很多事情。“思考”就是指“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去找出答案的过程”。
此时,如果这些问题隐含着“让自己变得消极”的信息,会变成什么样呢?
假如,你很想要某个东西,但就是一直得不到。
这时,你可能就会在心中自问:“为什么事情会不顺利呢?”这样一来就会下意识地产生消极的情绪,将焦点集中在“最终还是失败了”“自己做事的方法(能力)有问题”等前提上,从而让自己丧失了自信心。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提问,情况又会怎样呢?比如:该怎样做才能让事情变顺利呢?是什么阻碍了事情朝顺利的方向发展呢?
这些问题都是以“还没有失败”“试试其他方法也许就能成功”为前提提出的,这样一来,也就能下意识地让自己避开那些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提问将产生消极的情绪,会让人将焦点聚在错误的事情上。所以我们强调,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积极的。
不是追问“到底哪里错了”,而是要问“怎么做才能让事态变得更好”。
我们事业的质量、人生的质量,都取决于我们对自己所提的问题的质量。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都不要问“为什么自己会遇到这种事情”,而是要去探寻“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能从中获得什么有益的东西”。
麦肯锡的顾问经常会向客户提出积极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源自PMA思维模式,是Positive Mental Attitude的英文缩写,即“积极心态”。以前,我的上司就一直告诉我“要经常积极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出解决的对策”。
当时,我应海外分公司的要求,为某大型商场计算专柜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虽然我查阅了所有的信息,但是有关面积的信息数据却迟迟找不到,以目前的状态可能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了。
就在那个时候,上司来问我:“你试着想想,该怎么做才能用手头的资料计算出面积呢?”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我想:既然必要的信息缺失,我可以自己去创造。于是,我的脑中便浮现出了自己设定的前提条件,然后计算出面积的点子。
这就是我切身体会的PMA思维模式,即积极地去思考问题。
“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面向过去的提问。
“怎么做才更好呢?”这是面向未来的提问。
要想改变未来,关键就在于要面向未来提出问题。
所以,请大家都养成这个意识——面向未来时常提出一些积极的问题。
7.好的提问的四个方向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介绍的都是关于问题的“外在形式”,其实,问题还包括了一定的方向性。也就是说,我们要向着哪个方向去提问。换言之,我们提出的问题将会给思维赋予方向性,将会决定我们思考的焦点方向。
无论在形式上做得多么像一个好的提问,如果提问的方向出了问题,也无法让我们获得一个好的答案。好的提问大致应满足以下四个方向:
①询问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
例如,摆放在房间里的盆栽漏水了。我们当然要解决漏水的问题。
此时,我们固然可以问:漏水的位置在哪儿?但是这个问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如果这个盆栽其他位置还有裂缝,那么说不定还会发生漏水的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提出根本性的问题:到底为什么会漏水呢?因为,实际上有些植物即使很少浇水也可以生长得很好,所以这样的提问,能让我们联想到“浇水过量”也可能是导致漏水的原因之一。我们在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时,这种思路是较为有用的一种。
②面向未来的提问→寻找“原本应有的姿态”
所谓“面向未来的问题”,就是指并非一直在过去的延长线上进行思考,而是从“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提问。
人们往往倾向于在过去的延长线上进行思考,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发散思维,容易陷入反复思考同一个事物的困境。
我们可以从“原本应有的姿态”出发进行逆向思考,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弄清楚目前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跳脱现有的前提条件,以一种“从零开始的思考”来看待事物。
“从零开始的思考”,就是指思考一切的可能性。
例如,某职场人士希望将来能去海外工作。那么,他会思考现状——自己就职的公司并没有在海外成立分公司,而且自己也没有跳槽的实力,这样一来很容易陷入思维困境。但是,如果以“5年后,自己将会在海外工作”的姿态进行逆向思考,就会很自然地问:“为了实现这一点,眼下应该怎么做呢?”这样的提问可以让自己跳脱出“现状”的束缚,想出“可以和已经在海外工作的人取得联系,多向其取经”的点子。
你听说过“Moon Shot(登月)”这个词吗?当年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言“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人类在月球上登陆”,从而产生了这个词,它指的是那种做起来非常有难度,但是一旦成功,将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挑战。
只有“面向未来的提问”才能实现这一点。乍一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通过“该怎么做才能成功”这样面向未来的问题,就可以将其转变为可能。谷歌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可以说就是从这样的思路中诞生的。所以,仅仅一个提问,就能让我们更加接近原本不可能的未来。
③跳脱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以“这是真的吗”拓宽可能性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烦恼吧:因为周围的朋友一个一个地结了婚,所以好像自己也得赶紧结婚。但是,就算提出“该不该结婚”的问题,也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越是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大事,越是要对方方面面进行考虑。
如果我们将问题换成“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结果又会怎样呢?
说不定对于当事人来说,比起结婚,他更愿意将时间和金钱,花费在自己所追求的其他事物上。
实际上,由于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以及科技,现在已是一个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任何生活方式的时代了,因此,有的人会不愿意被婚姻这种形式束缚,反而更想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眼前的问题与其说“是或否”,倒不如换成“自己真正想去完成的大事是什么”,类似这样越是宏大的提问,越能让我们跳脱条条框框的束缚,从而拓宽可能性。
不仅是在工作上,甚至包括整个人生,都有必要通过提问,从一个较为宏大的视角来进行思考。
④引导对方说出真实想法→激发对方
就像先前的例子,对于那些苦恼于该不该结婚的人来说,当提出“对你来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大事”的问题时,他们常常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被提问的人说出埋藏在心中的真实想法时,就好像是将早已遗忘的东西重新回想了起来。
我们作为提问的一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问题中不要含有类似答案的信息。也就是说,只有让被提问的一方主动注意到“答案”,他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像这样抓住事物本质提出的问题,具有激发对方主动采取行动的神奇魔力。
询问事物的本质——用Where、Why、How解决本质性的问题
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提出符合前面所说的四个方向的问题。
首先,为了提出面向未来的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问题的本质。
为了让大家更方便操作,这里推荐以Where(哪里有问题)、Why(原因)、How(对策)的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比方说,新制定的业务改革方案无法在公司内部顺利推进。这时,我们就可以用Where、Why、How提出相应的问题。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往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新的工作方式产生了问题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缺少监督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出现问题时缺少跟进机制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宣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制定简单易执行的问题应对预案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比较常见的一种问法是:业务改革方案无法顺利推进,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这就是典型的一上来就直奔“How”的提问,这最终只会引出“让各部门汇报改进方案推进的进度,对于那些拖后腿的部门要给予惩罚”的行为。
也许这么做,多多少少能给事态带来一些改善,但是,如果真正的问题是“引入新方案后产生的问题很棘手”,那么像这样的做法,就有可能招致部门和职员的不满了。
“Where”换句话说,就是要去探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大部分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将思考的重点放在“Why”或“How”方面,可是,如果原本定义问题的“Where”(根本性的问题出在哪儿?)被弄错了,无论你怎么在“Why”或“How”方面做文章,也不可能真正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对“Where”“Why”“How”这几方面分别进行提问。
面向未来的问题——从期望的状态出发,提出问题
为了能实现一直所期望的状态,该如何提问呢?
你需要以“已经处于期望或希望的状态”为前提,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
假如,你想要改变自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阻碍改变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所隐含的前提就是“我具有改变自我的能力”。
此外,当你想要从瓶颈状态中摆脱出来时,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以目前所拥有的能力,该怎么做才能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呢?
这个问题所隐含的前提就是“我具有摆脱瓶颈状态的能力”。
之前也说过,以负面消极为前提,会将提问和目标都引到消极的方向上。因此,我们要站在“已经实现了所期望的状态”的角度,以正面积极为前提进行提问,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感觉这样做还是有难度,何不先试试从下面的问题入手呢?
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虽然身处某种令人烦恼的状态,但是,为了成为自己真正期望的样子,眼下首先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从下面列举的情况中,选择你正遇到的问题状况:
-要做的事情太多,工作迟迟不能收尾
-工作太忙,没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与上司的关系很僵
-不擅于在众人面前发言,想表达的内容总是无法传递给听众
-找不到结婚的对象而苦恼
……
像这样,就能学会从一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前提进行提问了。
跳脱束缚的问题——对前提条件有所质疑
在顾问的圈子里,常常将那种能够启迪未来,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角或假设,称为“金点子”。而一个点子或想法够不够绝,往往都与其“是否对固有的前提条件进行一定的质疑”有关。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物——前提条件——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出发进行提问,“真的是那样的吗”“如果换成这样的话呢”这种能让周围的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的问题,即“绝妙的假设或提问”。
比如说,现在大家对于那种大街上销售200日元左右一杯咖啡的咖啡店,都已经很习以为常了吧。其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店铺出现之前,如果提起能喝咖啡的店,人们一般想到的是传统的咖啡馆。
咖啡馆给人的感觉,就是里面有个老板,然后整个店铺充满独特氛围的样子;人们来这里就是特意喝咖啡的,抑或来商量事情或约会;一杯咖啡的价格也很昂贵;是能让人悠闲地打发时间的地方……这与现今我们在咖啡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玩手机或者忙自己事情的“快节奏”状态,是迥然不同的。
对“咖啡就是要花时间在咖啡馆里慢慢品尝”这样的前提条件进行质疑的结果,就是产生了“有没有一个能提供既廉价又快捷,并且能享受咖啡的场所”的假设。日本知名的“罗多伦”咖啡店就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地方。
这家店一改以往“需要靠经验和技巧才能调制出一杯咖啡”的固有印象,通过开发出专门的咖啡机,做到了让任何人都能轻松享受美味的咖啡。除此之外,店员也不提供送餐到座位的服务,而是需要顾客在收银台点好单后,自己拿到座位上,甚至还提供了可以站着喝咖啡的空间,可以说整个店铺的运营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虽然一杯咖啡的价格只有200日元左右,但是回头客大幅度增加,收益也急剧增长。
可以说,如果没有对“喝咖啡只能去传统的咖啡馆”这样的前提条件产生质疑,就不可能诞生这种新式的咖啡店。
此外,现在在日本特别有人气的咖啡店当属“口美达”咖啡店。其整个店铺的装修,与“星巴克”的现代风格完全相反,里面放置了怀旧风的沙发,店内还有可供阅读的杂志,营造出了宛如自己家客厅的氛围。
口美达咖啡店的经营宗旨就是“要让这一片区域的人,都能在这里悠闲地度过一段时光”。很多店铺都希望能提升回头客的量,但是这家店的经营者独辟蹊径,从“人们来咖啡馆到底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入手,找到答案“希望能像在自己家的客厅一样,悠闲地打发时间”,于是便更进一步地追问“该怎么做才能让顾客有在家的感觉”,就是像这样,通过提问逐渐打开了思路。
正是由于店内的氛围,与顾客“不用穿西装,让自己更慵懒一些”的想法刚好契合,所以它才发展到了现如今的规模。
无论是多么理所当然或者约定俗成的事物,我们都可以单纯地对其质疑,然后提出问题,才能催生崭新的事物。以口美达咖啡店为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从一个好的提问出发,摆脱了固有的前提条件的束缚,从绝佳的想法中获得了灵感。
要想通过好的提问催生绝佳的假设,就需要像孩子一样单纯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拘泥于过往的成功或失败,面对一切的前提条件都要问一问“真的是那样的吗”,从一个中立的视角出发提出问题,即从零开始思考。我在麦肯锡公司工作时,就常常被反复提醒这一点,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好的提问能够催生好的思路,从而带来好的成果。
“如果这么做,是不是更好呢”——好的提问不仅仅能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能为我们启迪未来。
所以说,好的提问同样是一个绝佳的假设。
激发对方——如何打破对方的思维定式
当我们想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激发他人时,必须能提出可以颠覆其在思考和判断时所遵循的“信念体系”(信念或思维定式)的问题才行。
比如说,A总是因为迟到而被训。
那么,如果对A说:“是不是应该换个新闹钟了呢?”这样的问题也只是以眼前的事物为对象提问的。
如果已经习惯了这个闹钟的响铃,确实有可能起不来。但是,即便购买了新的闹钟,仍有可能会习惯其响铃,所以,起不来床的问题仍会发生。
所以,我们应该弄清楚造成A总是迟到的“信念体系”是什么。换句话说,要去探究其迟到背后的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问:你平时工作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结果,我们从A的答案中了解到“今天是不是又要被骂了?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等这些负面消极的情绪。
这样看来,A总是迟到的“罪魁祸首”并不在闹钟,而是其发自内心“不想去上班”的想法在作祟啊。
于是,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那么,你到底在害怕什么呢?”原来他从孩童时代开始,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就缺乏自信,这带来的影响就是让“没有自信”成为一种常态。
像这样,要就事物的背景进行提问,而不是局限于眼前所见到的现象,否则问题将变得难以解决。
我们在提问时有意识地思考其根本性的原因,才能让我们的提问上一个层次,也将会更有效果。
要影响对方的哪个部分呢
人们的所作所为,包括了①表面呈现的部分和没有呈现的部分。而那些没有呈现的部分,就是其有意识或下意识中所遵循的②信念体系。这通常是无形的,所以难以被察觉。甚至在信念体系的构成中,还包括了③内心情结的内容。
就像是在海上漂浮的冰山,我们能看见的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在水面以下具体是什么样子,以及这是一座多大的冰山,我们都无从得知。
所以,我们面对的对象就包括了①~③这三个部分,在提问时,如果没有意识到针对对方的哪个部分进行提问,那么就不可能让对方摆脱各种束缚找到新的可能性,也无法提出能激励对方行为的好的问题。
例如,面对一直不发表意见的对方,我们可能会问:你为什么不发表意见呢?这就属于针对①的提问。
然而即使我们询问对方不发表意见的原因,对方仍可能沉默不语。此时,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询问对方内心所遵循的②,比如问:你觉得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对方可能会说:“会让人感觉自己是个多嘴的人,而且自己会感到十分歉疚。”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其背后的原因,他觉得“说出自己的意见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接着,我们可以再针对③进行发问。
这样一来,对方才会将真实的原因说出来,“其实,自己小时候,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常常因此挨父亲的训。后来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进行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向对方抛出这样的问题了:你真的认为说出自己的意见是不对的吗?
被问了这个问题,对方的内心将会开始自问自答:
把意见说出来真的不对吗?
可是意见本身并没有错啊。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完全是我自己的原因。
……
像这样,能把对方的视线从过去引向未来,使其摆脱固有的束缚,从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使其受到鼓舞,这就是好的提问。
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培养这样的意识,即在向对方提问时,知道该针对①表面呈现出的部分、②信念体系、③内心情结这三个部分中的哪个进行发问。
8.看似是一个问题,实则非也
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问题吗?
很多麦肯锡的顾问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是想要确定所提出的问题,到底算不算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要知道,问题之中也包括了所谓的假问题。
假问题就是指那些即使没有答案也没关系的问题,或者是那种原本就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怎么思考也是无济于事的。
例如:“到底是选A,还是选B? ”就是一个假问题。再如:“我想报名参加英语会话辅导班,是选择A课程,还是选B课程?”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是为对方着想,应该如何回答呢?虽然都是英语会话辅导班,但是面向的对象包括商务人士、打算去海外旅游的游客等各种各样的群体。所以,首先应该了解对方报名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推荐相应的课程。
也就是说,在提出“是选择A课程,还是选择B课程”的问题之前,应该先弄清楚以下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想掌握英语会话?
-目前自己的英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这样一来,真正的问题也许是:真的有必要学习英语会话吗?
如果所提的问题不正确,自然无法获得期望的结果。所以,请多多思考,这样的提问真的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吗?
9.将问题记笔记
之前已经说过,要想让自己掌握提问的能力,需要进行大量的提问练习,然而,有时也要学会活用我们的大脑和笔记。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被称为“陈述式记忆”,即用大脑死记硬背的方式;而另一种被称为“手续式记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身体去记忆的方式。
为了通过资格考试,拼命死记硬背的重要内容,一旦我们做了其他事情,之前好不容易记住的内容,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了。
我想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这是因为仅靠死记硬背的内容,是很难在大脑中固化下来的。
仅用大脑死记硬背的内容,都是由处于大脑“边缘地带”的“海马体”进行处理的,而其只会选择记住“重要性较高”的内容,并将信息输送到负责记忆的“大脑皮质层”中进行保存。总之,海马体会对信息进行筛选,这也就意味着其所能记忆的并非全部的信息。
与之相对的,“用身体去记忆”的方式则是由位置比海马体更深的“大脑基底核”以及“小脑神经元网络”进行处理的,而前者主要负责控制人类运动所必需的肌肉运动。这样一来,等于是用肌肉的动作来进行记忆,一旦记住就很难再忘掉。孩童时代,我们经过几次摔倒之后,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即便之后好几年不曾再骑过,但骑车的方法却仍然记得很清楚,这就是用身体去记忆的结果。
因此,练习提问不能只靠嘴巴来说,还要将其记下来。
记笔记的行为,不仅会用到我们的大脑,还会用到包括手在内的一部分身体。也就是说,与仅用大脑死记硬背的方式相比,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可以在运动手部的同时,激活大脑的前额叶部位,能更好地梳理我们的思路,让更多的灵感涌现出来,而且,这些记忆也会非常容易被大脑固化下来。
所以,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立刻将其记录下来,甚至包括之后想到的答案,也要记下来,这样一来,我们从问题中获得的点子和想法,才更容易被记住。笔记就是“脑洞”
我一直认为“笔记=脑洞”。我们记下来的内容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也就是能打开头脑中的“大门”。
下面给出了一个“提问笔记”,供大家参考。在提问一栏中记录下基本的“问题”内容,接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记下来,这样才能让自己有新的发现。
明天为大家继续更新第2章的最后部分,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