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个需要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蓝玫老师这里,我们又认识了另一种理论即人是一个同心圆,内圈是个人的自我认知,外圈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内外圈的共同作用成就每一个人。
之前我也对理论学习很排斥,认为不如来点实操这样的干货实惠,但在实际工作中仔细体会才发现,理论对日常琐碎工作极具指导意义,能够让我们做出智慧抉择。就像蓝老师所说:以儿童的视角出发,不以成人的一厢情愿来认识孩子,教育过程才是纯粹的教育,而非一场大人的狂欢!
分析理论后,我们可得知人是怎样存在于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中,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是教育目标的根本指向,它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制定针对教育对象的共同的教育目标。
共同的教育目标便于达成家校合作的目标一致性。但蓝玫老师又强调,家校合作要讲究边界性。这个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广泛思考,我认为这个边界是可以双方互相转化的,教师和家长在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可以互相换位进行。比如,我们会请家长做学生的阅读榜样力量,进行读书文化熏陶。而教师在学校也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那么,我们到底能在哪里触摸到家校合作的边界呢?
老师是不是应该将德育教育分一些给家长来做,而教师可以从中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和技巧。这样学校教育中老师就会有更多精力来主抓文化专业知识的教育,这样还会有优质的德育教育做辅助。
从而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学生便可获益更多!这也就是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标——成长学生!
家庭和学校到底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助力学生成长?学校负责教知识,家庭负责教道德,这样的分工过于明了清晰,不乏教条主义。
蒋佳川老师认为她脑海里面能想象得出来家校合作的边界是犬牙交错的,而且这条犬牙交错的边界线,还在随时的波动变动。不是一条直直的、界限清晰的线。
我们纷纷点赞表示“犬牙交错”形容得太妙啦!教师在工作中都有体会,如果家庭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足,老师则必然主动承担德育工作,转移部分文化知识传授的精力,用于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
家校合作的边界是互相融合并不清晰的一条曲线。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机动处理,这一点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甚至有时会悲观的认为,个人的能力有限,纵有满腔热血却对现实无可奈何……
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问题,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教师作为一个人不是万能的,即使在家校合作中家庭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有部分有问题的父母的确不能阻碍好孩子的养成,但部分父母的教育也只能对孩子产生有限的影响。
作为老师,在家校合作层面,我们可以施予积极影响缓解现状,而遇到棘手问题,家庭、学校均无能为力时,则须由各方共同伸出援手方可对症解决。对此教师也应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下是我个人的想法:
一、对于人格教育意识淡薄、引导方式欠佳的家庭,须提供必要指导。
1、开展父母成长交流会,请家庭文化环境较好,孩子素质较高的家长为全班父母做教育分享。
2、定期推送教育书籍、文章、典故等教育智慧,供家长选择摸索尝试。
3、为需要提供德育教育帮扶家庭的孩子,给予额外情感关注,如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等。
二、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政府部门做出支持,国家提出政策引领。
1、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在校外对家长进行再培训,树立家校共建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2、父母外出打工,对于待教育子女的情感缺失是不可弥补的,须从国家层面重视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
蓝玫老师建议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当家校合作付出与成效不成正比时,不去焦虑,正确认识、分析问题,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才能不忘初心,坦然面对无力感,坚定向前走!
作为教育者,在工作中累积教学经验的同时还应学会思考教育问题,扎实教育理论基础,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思维习惯,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才能在工作中触摸各种问题的核心,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