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问乔早餐想吃什么,他说葱油鸡蛋饼。第二天起来,认真做好,他却一口都没吃。
我知道客观原因是留给他吃的时间不够多,但面对他一口没吃的事实,还是遏制不住唠叨,反复问他要不要吃,希望能说服他带在路上多少吃一点。
路上拿给他,他还是不吃。公交车上,我开始向他发送一条面质性我信息:“早上妈妈特意按你想要的做了鸡蛋饼,但是你一口都没有吃,妈妈真的很郁闷,妈妈觉得这样妈妈就……”脑子里冒出的词是白费心机、白做了之类,但感觉有点说不下去。
如果我是带着“你一定要吃”的期待和心态准备孩子的早餐,我的确就很容易陷入失望,甚至演变为带着牺牲感的愤怒;如果我只是带着爱,准备孩子的早餐呢?那么,孩子愿意吃、喜欢吃,很好,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不愿意吃,我也能坦然接受。
谁规定前一天晚上孩子说想吃鸡蛋饼,今天就一定要吃这个呢?人的想法和需求本来就是时时在变的,允许变化,才符合人性。细想想,自己也常有前一刻跟老公说想吃火锅,后一刻却讨厌火锅的热气只想去冰店吃冰的经历。
而前一天晚上,询问孩子想吃什么,也是我的决定和选择。没有谁逼着我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既然是我决定满足孩子的需要,那么花费精力和力气做了鸡蛋饼,不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吗?我这么做,只是在为自己负责而已。
如此反思之后,我终于没有把“白费心机”说出口。而在一次不完整的我信息发送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个啰嗦的妈妈,是如何炼成的——总是对孩子有各种期待,把期待当成对孩子的爱,用爱捆绑孩子,试图从极小的生活细节里改变孩子、控制孩子,一旦失控,就无法遏制地更想控制。
长此以往,啰嗦的言辞和举动,就会因为边界不清而越发面目模糊并可憎。不断被侵入的孩子,也会慢慢失去自己的边界,变得无力或者唯唯诺诺。
真是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