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学《论语》1.4
宜山一中 薛思雪
【原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学语】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不欺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践行了呢?”
【论思品悟】一个人每天的使命就是拷问自己的灵魂,不断提升自己,发现最美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儒家是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三省吾身,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反思,是一个人改变与成长的必由途径。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觉醒,就没有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何来成功?反思什么呢?曾子已经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了——“忠”,做事;“信”,做人;“习”,践行。如果一个人,每天不断地反思自己在做事、做人、学习这些方面的得与失,及时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践行修身做人的原则,那这个人的成长是迅速的,这个人的成功也不会太遥远了。《论语》一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这里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诚信尤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他人,也没有资格用不顾一屑的神情去伤害他人的尊严;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妒嫉去代替应有的自尊。一个人只有学会三省吾身,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其实一个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生活中我们常常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其实,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己心灵的淡定与从容;一个人的强大,主要在于心灵的强大,在于学会反省,学会自嘲,幽自己一默。唯其如此,一个人,才会尽忠为人谋,才会得到朋友的信任,才会更好的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更美丽的幸福人生。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七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