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被骗,被欺诈,被忽悠的新闻,你是否还会相信陌生人之间的善意?
信任的缺失,让现在很多人都对陌生人心存芥蒂,想帮不敢帮,怕被讹上。上次看新闻有位老太太摔倒在地上,路过的人无人去扶,老太太喊了句,我有医保,我不会讹你们的。看了后多多少少有些心酸。
高中岁月已远离多年,高中语文老师曾经教导过的一句话却依然清晰记得,他说:社会中有很多黑暗和丑陋的东西,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自我心底那颗善良的心,时刻心存感激,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真善美,这样才会快乐,也才会幸福。
过去多年,这一句话一直记在心里。现实虽残酷,但大多数的人都是善意的,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论自己处于何种境地,一定要心存善意,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卖菜的老人
下班回来的路上,要进小区的时候,看见一位六旬老人在小区门前卖菜,地面上放着少量的莴笋,番茄,葱,蒜苗。个头都很小,但很新鲜。看样子应该是自家种的菜.我过去选了三根莴笋,四个番茄。老人家称了下,叫我给两块钱。我以为我听错了,多少呢,我重复了一遍。老人家重复了一遍依旧是两块。凭我买菜的经验(虽然不多,但稍微有点),这些菜至少也要5块吧。看我疑惑的表情,老人家笑了,露出了几颗不齐的门牙,微笑着说,这些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了,才拿出来卖。没事的,就两块钱,说完还往我的袋子里面塞了一大把葱,说,番茄炒蛋或烧汤,放点葱才香。
我拿出钱包,找到两块零钱,递给老人家。转身后飞一般的跑进小区。像是落跑的小偷。以前在菜场买菜的时候,当菜贩称重时,我每次都还努力地把目光聚集在称上,装出一副很专业的家庭主妇的样子(其实我压根不认识带秤砣的称),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不相信他们。会觉得他们称不会称够量。
朴实的老人家告诉我一个道理,人都是朴实的,要相信信任的力量。
陌生的同路人
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会遇见很多人和很多事情。总有些陌生的人,会因为他做的某件事,感动不已。虽然不认识,但依旧心里温暖。去成都出差,坐班车回西昌。车子在高速路上飞驰,时不时超越前面的车辆,对于班车如此快的时速,已经习惯了。上车后就习惯性的闭目养神,往往一觉醒来就已经到达目的地。突然一紧急刹车,刺耳的声音蹦入脑袋,瞬间惊醒,心跳加速,身体也由于惯性的原因向前扑,就在脑袋要撞上前排座位扶手的时候,身旁座位的人,突然猛的伸出手挡在我前面,脑袋就撞在了他手臂上,还没缓过神来,就听见司机扯着嗓子骂前面的开车人,我还愣着的时候,听到身旁座位的人问了句,吓着了吧。这时才扭过头看了他一眼,是位年轻的小伙子,我点了点头,说了句感谢的话,便又陷入沉默中。而后车子缓缓前行,继续行走。到终点,下车,步入人流中,消失不见。
陌生的司机
某日,和大学同学坐公交车去郊区看花展,人多,花美,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心情自然开心。虽然许久未见,但不会觉得生疏。谈心事。看风景,挺好。
回城的时候,站在公交站台车等了许久,也不见公交车的影子。刚刚还感觉阳光柔和,晒久了顿时觉得阳光毒辣,晒在身上生疼生疼的。身边不时闪过很私家车。被毒辣的太阳晒得没了耐心,鼓足了勇气,心里已经做好被拒绝的准备,招手准备拦下一辆私家车,幸好,刚一招手就停下来就辆白色的KIA,我快步走上前去,一位30岁左右的男司机,他问我有什么事,我把原因说了,他说正好顺路,你们上来吧。于是就搭上了的便车,回城了。
一路无话,到了目的地,说了句谢谢,便下了车,步入人流。再无交集。
现实社会是多样性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表达我们善意的时候,多留一些心眼。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自己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