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一向只愿意听到小孩子生,不愿意讨论死亡,但是我觉得生死观念真的需要早教育。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见过的生生死死越来越多,越发的对于生命有一种尊重,有一种敬畏,有一种感恩。
生死或许就在一念之间,生死或许就是那么一晚上,尤其是深夜的时候,夜深人静时更容易想不开,所以很多的电台都是在晚上有这样一些谈话类栏目,也经常会有人愿意在深夜把自己的故事讲给陌生人听,这个时候的主持人的深厚功底,临场发挥能力就需要很强大,才会稳住他们的思绪。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妈妈自导自演的人世间最后两天》,看的真是为老人家的从容震惊,是什么样的一生经历才会让老人如此的从容去面对死亡。一切安排的井然有序,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在她的预想之中,而且那段哭与不哭那段真是让我们看的哭笑不得。
这几年来,听过的生生死死多了,亲生经历了外婆的老去与去世,让我越发的对于这些会有思考,甚至在儿子问到死亡的时候,我也会正式的与他讲解,而不是回避,他的爸爸就不想与他说这些,而我则会告诉他,他的老外婆是去了天堂了,但是会依然看着我们,会看着我们好好的生活,看着他慢慢的长大。儿子虽小,但是我希望他早点明白,生与死都是正常的事情,生非自愿,死非本意,我们决定不了怎么来怎么走,但是我们可以决定中间的这一阶段,我们要活的精彩。
有句话说的好,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她的宽度。我的理解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活多久,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拥有更多的体验,更丰富的经历。
正如我转发那篇文章时的点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我们自己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伟人与凡人都无法避免。
但是我不赞同自行了断自己的生命,在年轻时。前些日子看到一个女记者因为男友出轨跳楼自杀的新闻,真的感到很心疼。你以为你的死会让他后悔吗?会让他心痛吗?他本来就是渣男,怎么可能后悔,甚至在别人采访他的时候说出来,女记者的死法律上他不付任何责任,这样的话来。还请记者不要再采访他,不要打扰他的生活。那个女记者死的多么不值啊!
我的观点是:虽然我们不能决定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是极其偶然的事件,但是既然命运之手把我们带来了这个世界,那我们就好好的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精彩,虽然终归尘归尘,土归土,但是我们来过,感受过酸甜苦辣,感受过人情冷暖,感受过世间百态,这就足够了。
所以要好好活!
同时,我认为对于死亡,我们也无需惧怕,谁都不可避免一死,坦然面对就好。真感谢那篇文章,让我看到一个老太太对于死亡的从容不迫,对于死亡安排的井井有条。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愿意讨论不愿意思考这些问题,但是这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好多变化是在儿子出生后发生的。他的到来让我对与生命更心存一份敬畏之心,心怀一份感激之心,心怀一份责任感。但是也无惧老年终将会到来,人终将会死亡的必然规律。
生死有命,富贵有天,好好感受活着的精彩。
我们更多的应该对孩子们有这种生命与死亡教育,才会对我们的生命心存敬畏之心,才会好好珍惜自己这独一无二的人生。
尤其记得当年看到毕淑敏文章《我很重要》时的震撼,中国人都始终认为集体更重要,但是她提出来“我很重要”这样的观点,我觉得这几年对我的影响也很大。集体重要,但是我也很重要,这样一想,我这么独一无二的的人生怎么能不好好活好好过呢?这样在死亡终将到来的时候也终于能说:这一辈子我没有白来过,我用力面对我的人生了,我不后悔!
这就是我三十多岁的生死观,或许随着年龄增长,观念还会有变化,但是“认真活,不怕死,不找死”我想是不会变的。那么,你呢,你是什么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