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和节食,算是我概念中最违反人自然本性的两件事儿了。所以我特佩服上早班儿,一年四季摸黑起的比鸡还早的朋友;还有管得住嘴,过午不食,再好吃也不多尝一口的人。说白了,人家那是自律!
我是个宁可晚睡一小时也不早起一分钟的人,作为常年五六点起床的老爸很不理解:既然都已经醒了,赖那么三、五分钟有什么意思?我只好调侃因为人老的标志是:怕死、爱钱、没瞌睡。我这不是证明自己瞌睡多还年轻呗!
有趣的是人生第一个正式工作、在墨尔本读书第一份打的工,都是要命的早起工……
当年到电台第一个工作是早新闻主持人。那会儿,还没有24小时滚动播出电台,早班主持人还有开机的重任!所以流程是这样的:
5:35 开机 播放15分钟试机音乐
5:50 静音10分钟
6:00 整点对时➕台标
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
6:30 开始播报省内新闻……
台里照顾我们小年轻儿,在广电中心给安排了宿舍,条件算很不错了,去直播室一分钟路程。记得最开始,五点起床、洗脸刷牙戴隐形眼镜,开嗓子练声,全套都很认真,基本提前五分钟到直播室的。没几个月吧,闹钟越调越往后,五点半起床,不刷牙洗脸,戴着框架眼镜,一路飞奔再加上乌鸦似的乱叫(早上必须开嗓子,不然一听就是刚睡醒),那声音在黎明特别响亮……守夜执勤的武警战士早已见怪不怪,呵呵
早班责任重大,一个不留神就是播出事故,要总台通报批评的。但早班实在坑太多……试机音乐迟播30秒,信号就会传到信号塔,报警,传回总控制室,值班技术人员就会来检查是哪个台出问题然后记录、通报……试机音乐播的超时了,或者静音长了短了都不行,但凡7秒以上都是事故啊……而那15分钟轻音乐、10分钟静音、对一个睡不够的小姑娘来说,是多么具有安神催眠作用啊!!!可想而知,我是怎样在一次次打盹中忽然惊醒、手忙脚乱,然后暗叫庆幸中度过两年早班时光的……(后遗症是多年后,我还会做上早班睡过了、迟到误播的恶梦)
现在回忆起来,有往事再提的好笑也有屑微的自责,只怪当年太年轻,责任意识淡薄。领导也是爱护宽容,两年早班虽没总台通报的大事故,但小问题也不少,例会批评是有的、深刻检查也是要写的,但从没扣过一次工资,哈哈,大概台长看我们就像自己家爱睡懒觉的孩子一样,早起的辛苦都懂……(写到此处想起我一奇葩同事,此君后来还得了中国主持人最高荣誉金话筒奖,当年也是睡不够,周一大早开例会,安静的办公室他呼噜声竟压住了台长讲话,老台长错愕之余无奈的笑了,哈哈哈)
后来,去墨尔本读书,也不知道是出于锻炼口语、接触社会、还是挣零花钱的目的,去了几个月就开始了打工体验,巧了又是早起的工作,当年还写了一篇短文谈收获:(12年前的原文)
———————我是时空分界线—————————
冬日,早起的收获~
2005-06-16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幼稚的人,在乎别人的肯定。美其名曰:社会认同感和实现自我价值。
自从开始在newsagency打工, 以前工作的优越感被4:50的早起折磨的疲惫不堪;无法掩饰的倦怠也早已替代了一直追求的形象优雅。
如果说6:50叫清晨,5:50叫黎明的话,那么,4:50只能叫半夜!这半年来,无数个半夜我在手机和闹钟刺耳的鸣叫里艰难的爬起来。几次昏昏沉沉的坐在床边想再也不干这苦差了,这么拼命为了什么?
为什么,是为了每天4小时那50刀;也是为了掩饰那份自己早该独立却还依赖爸妈负担学费的尴尬;更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负担生活,体验她所赋予的艰辛。
于是,披星戴月的早起,风雨无阻的推着一小车当天报纸、车票、各种饮料和香烟匆匆忙忙的赶往Huntingdale Station 的Kisok 成了我每天凌晨不变的节奏。。。。。。
再累,也要强打起精神和每一个顾客说上一声:morning!
再多的essay等着赶,也要轻松和那几个爱聊天的常客说说今天的天气,昨晚的lotto。做出一副心情灿烂的样子。
心里再不情愿,也要手脚利索的给每一个急着赶车态度不免急躁的乘客取票、拿报纸、找钱,当然还要保证无误。每晚躺在床上自问除了那点辛苦钱,我还得到了些什么??思考总是在很快降临的浓浓睡意中无极而终,于是又是新一轮的咬牙切齿,疲惫不堪。
今天早晨,上班高峰已经过了,在我service完一个顾客后,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递到我面前:This is for you.在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人已进站。
那是一张粉红色的卡片,上面有着银光闪闪的两颗星星图案,中间是“happy” 的字样。翻到背面,我看到了。。。。。。
Rising early, as early as the morning star;
Smiling gracefully, as gracefully as a blooming canna;
With the morning star, there is always a shining corner;
With the blooming canna, there will be no trip that is too far.
看着,一种温暖在内心涌动,轻柔的,我是多么可笑呵,因为别人的一点小小的承认,就会感到满足~是虚荣,更是简单的快乐。
不是没有别的收获,每天早晨6:06去City的和善印度老人都会帮我在开店时扶住厚重的门板,以防我撑不住;6:12 到Dandeong 的车都会有个中年人来买报纸,让我注意保暖,复活节圣诞节时也总带给我贴心小礼物……
也许就是一个眼神,一句问候。都让我在温暖的同时感受到辛劳背后的意义。我承认我庸俗,在别人的肯定和关怀中,才让我觉得打工并不是枯燥的一无是处。
进入6月,早起的寒冷来得更加深刻,但是今早的收获,足以让我在想起时温暖许久~
————————时空分界线——————————
多年之后,我还是恋床睡不够,并且羡慕那些没瞌睡的人。其实,谁又天生爱早起呢?只是人家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是我躺在床上闭着眼时没有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