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主题:问题少年提问术-如何提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
R-原文片段 p169-p170
这种人都是“问题少年”,他既能提出精妙的问题,又有小学生的心态。问题少年是让个人无法拒绝的学习姿势。不过有的问题很少有人回答,有人则屡投屡中——如何提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
1.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举个例子,看看这两个问题:
“我真的想得到更好的个人成长,我该读什么书?”
“古典老师,我看完了你的《超级个体》的豆瓣书单,研究了当当和京东的排行榜,还综合了知乎的一些帖子,列了一个20本个人成长书籍的阅读方向,附在下面。我现在的情况是……按照我这个情况,请你给我推荐一本最适合我的入门书,以便我快速入门。”
你会回答哪个?后面那个努力、具体、指向清晰,很难拒绝这样的问题少年。我对自己的员工有一个“百知谷”要求——一个问题,没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页,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
2.好问题都是组合拳。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请一定把问题问得再深入些。
“你觉得一个人真正入门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就知道一个人差不多入门了?”
“除了读书,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快速成长?还有吗?”
“如果我已经读完了这些书,我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认知再跳跃一步呢?”
“像你这样的高手,对于这个领域未来5年的发展有什么洞见?”
“还有谁你可以推荐我见见的吗?”
会不会很烦?但真正精心设计的问题会让对方很爽,因为他也没有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这是一个整合的机会。你也许没法到达别人的高度,但是你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
3.输出答案。
朋友杜佳,是非常优秀的教学产品经理。她有一个大优点,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你和她说的想法、意见或者建议,她都会记录下来,发给你,并且附上“根据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些行动计划,你帮我再看看”。
i便签
①what:问题少年提问术是保有小学生好奇心的,能够提出具体、指向清晰且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学习方式。
②why: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两个问题:看到什么我都觉得有用,于是不停地收藏,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我学了很多,遇到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哪一招有用?这都让我们很焦虑。但如果基于"有什么问题"学习,我们的关注点会更少更专注也更高效。那么,如何提问?如何提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这样提问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你的问题,还会集聚不同领域的人共同解决,随着问题的不断被解决,你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③how:如何做?我总结为三步法:
❶准备目标:有准备,有目标。百知谷能解决的不做伸手族,可能被:问度娘打回。问题太宏大的要拆分,否则被问的人也不知道从何回答,也很难答到你的点上。
举例:我想知识变现,该怎么做?vs提前准备这些:我为这个问题做了哪些探索?我的结论是什么?哪些知识要在哪里变现?这些准备能够几句话高度概括出来。
❷打组合拳:从"我要开始做这件事儿了"且"我想做的更好"的角度提问,这样你得到的是一个"如何做成"的答案,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单一认知的层面。这样,你不仅是一位提问者,也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系统输出的角色,他更愿意和你交流。注意把控时间和对方情绪,对方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回复你。举例,你觉得一个读书视频号"可读性"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哪些衡量标准?vs你觉得一个读书视频号"可读性"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哪些衡量标准?我如何知道差不多算入门了?有哪些方式您推荐我可以快速学习呢?像您这样的高手,对于个人读书视频号的发展有什么洞见?您推荐我向谁学习呢?等等。
❸输出答案:将你和对方沟通的想法、建议记录下来,整合成一张可读性的文档,并附上你的行动计划或者产品,问一下对方有什么新建议。基本是你说-我做-你指导的逻辑,可以判断建议在执行的过程中是不是走样。
举例:你可以输出个人读书视频号的小样,听听对方的想法。
④where:当你遇到问题,希望得到别人建设性意见的时候,问的人和听的人都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时间不充足的时候,需要精炼问题的数目。
A1:
上个月听了一位老师"组织经验萃取"的课,在课程上问了老师几个问题:您讲的组织萃取适用的边界是什么?培训负责人牵头和业务负责人牵头,路径有什么不同么?该如何跨越?如果我在组织内部使用,但没有那么大把握,有没有小的行动计划您建议我先做尝试的?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反馈。
反思:
从整体效果看,虽然其他学员很认同,老师也愿意回答,但问题太多时间有限,未必说的很透。如果可以提炼2-3个问题做组合拳,其他问题私下请教老师会不会更好?再根据老师的建议,萃取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一个小案例,输出自己的产品。
A+
准备目标:如何利用萃取法萃取工作/生活中一个"小案例"?
打组合拳:哪些必须要用,哪些步骤可以精简呢?这个标准是什么?如何检验我萃取出的经验是正确的呢?如果我想学更多的萃取技法,老师有什么方式推荐呢?等等。
输出产品:老师,这是我萃取出的拆书读书法,接下来准备读《跃迁》。您有什么建议吗?
A2:
在本月便签实战训练营结束前,运用"问题少年提问术"向教练提问,达到优化作业的目的。
❶准备目标:认真思考认真写,然后准备:如何优化片段中的i便签?/如何细化how片段/如何做让A1更有反思意义?A2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❷打组合拳:展开,how片段写的时候如何向自己提问?有什么框架么?如何知道足够细化了?您建议我做哪些延伸学习/练习呢?
❸输出产品:教练,这是我根据您的建议迭代的作业,您觉得哪些可以更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