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涯规划师。
——啥玩意?
每当我这样介绍自己的时候,对方的反应多半如此。然后,对方会说,来来来,来给我规划一下吧!
——你有什么困惑或者痛点?
——好像,没有诶~我只是好奇,你都怎么帮人做规划呢?
——其实,你也会做规划的。
——怎么做?
这样的对话我经历了无数回。
其实,生涯规划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神秘,也没有很复杂。
比如说,你家亲戚18岁的孩子正上高三,还有半年就高考了,现在既没有明确的专业喜好,也没有什么学习的动力,甚至不想上学了。家长磨破了嘴皮也无济于事,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做?
四年前,我的第一个咨询就差不多是这个状况。当时,我还没有系统学习过生涯规划,只是碍于亲戚的恳求,咬牙答应了。
简单的寒暄后,家长离场,我们的咨询就开始了。不过最初的沟通一直都不太顺利,询问对什么职业感兴趣,答,不知道。询问喜欢做什么事,答,YY,看网络小说,玩游戏。可以感受到,因为是家长带来做咨询的,所以其实阻抗很大,基本就没有想要和我好好沟通的意思。谈话一度难以继续下去。当时也根本不懂什么话术,也不了解有什么工具模型,一切,凭直觉办事。
我请他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五年后你过着怎样的生活?场景越详细越好。
五年后的你,应该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了,作为职场新人的你,做着什么工作?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你穿着怎样的衣服,说着怎样的话,周围都是怎样的人?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是你很喜欢的事情?
对方闭眼冥想了一阵,开始回答我的问题。而此时发现,他所描述的工作跟他刚才说的喜欢的事情完全不相干。
你的工作并不是你刚才所说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
——因为那些事养活不了自己。
那你选择这个想象中的职业的原因是什么?你为什么想象自己会从事这个职业?
——因为相对容易,不难学,还可以挣钱。
你知道这个职业需要哪些技能吗?或者说,这个职业与高考志愿中的什么专业相对应?
——不太清楚,可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吧,我可以回去查一查。
此时,咨询终于开始进入轨道,顺着这个话题,其实可以聊一聊我们还应该查一查这个哪些大学开设这个专业,什么批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这是针对高考,但当时,这孩子才高二。所以跳过大学和分数线,我们推测这个专业是属于文科类还是理工类的,这涉及到高二的文理分科(据之前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有意让他重上高二)。
其实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鼓励一番,帮他确认和强化学习的动力,他肯回去接着上学就可以了。但当时不懂啊,那时刚读完《记事本圆梦计划》,对里面的《梦想·人生金字塔》很感兴趣,所以就手在白纸上画了个金字塔,指导他一项一项填进去。填完之后发现,他最终的人生梦想,和刚才想象的工作也没什么联系!我满腹疑问,他却说,那个是糊口的工作,养活自己而已,将来我真正想做的是这个。当我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时候,我就会着手学习和锻炼,然后跳槽到这个行业去的。
(这孩子其实心里一直都跟明镜似的,什么都清楚,甚至连将来的职业转型都预想到了!)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愉快地结束这次咨询了。
在这次咨询中,我采用了以终为始的方式,引导着他想象了自己将来的生活,进而思考要过上这样的生活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高中选择文科还是理科。
你看,其实你自己也可以参照这个流程给自己做规划的是不是?
四年前完全没有学习过生涯规划的我就这样磕磕巴巴地做完了我的第一个咨询个案。也很感恩有这样的契机,激起了我对生涯规划的兴趣,后来一直的关注和学习,直至成为一名生涯规划师。
我是姝含,我是生涯规划师,致力于推广生涯规划知识和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规划师。欢迎大家关注我,联系我,跟我说说你的生涯困惑或者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