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床,对照镜子,看到自己蓬松卷曲的头发,别有一番韵味,虽然不妖娆,但是觉得这样的发型不打理也挺特别挺有美感的。当一切妥帖之后,想想还是来梳理一下头发吧,可是,我的梳子在哪里呢?
我把行李找了又找,还是没有发现它的身影,有点儿着急,给上一家客栈老板打电话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我更加失落和惆怅。
说到这把梳子,有一段特别的记忆,还记得那是我去东北之前在谭木匠买的,花了我100块钱,第一次舍得花钱给自己买那么贵的梳子,拿着手感特别好,梳着头发也特别舒服。再对比学生时代给自己买的梳子,随意的挑选一把,甚至都不会超过20元,这也是自我消费观的一次突破,是多么的值得期待和纪念。
在新海广场的酒店入住以后,我检查行李装备的时候,发现少了梳子,总是试图去找寻,希望它立马变身出现在我的面前,结果很无奈,我猜也许在转机的时候拿出来梳头掉了,也许把它遗忘在家里了。心里安慰自己说:“既然找不到了,也安心的享受旅行吧,不要让它破坏了旅行的氛围”
第二天在大连逛商业街,发现谭木匠的店以后,我走进去买了一把相同的梳子,就当弥补这个遗憾吧。就这样新梳子陪伴着我走过了东北之行,回到家我惊喜的发现原来那把梳子安安静静的躺在我枕头旁呢,原来我真的把它遗留在了重庆。
拿着俩把相同梳子,我的心情也很复杂,看了看,梳理了一下头发,还是觉得在重庆买的这把梳子好用,也许有心理安慰剂的作用吧,觉得是原产地的缘故吧,就像火锅永远觉得重庆的最好吃。于是乎,我收起了在大连买的那把梳子。
也许是失而复得的缘故吧,对于在重庆买的那把梳子更加爱不释手。对于它我有那么深的记忆和情愫,可如今在西安,我把它给弄丢了呀!这是不争的事实,再也没有那么幸运的可以找回它,多希望我弄丢的不是那把梳子而是一只口红,一个水杯,一把雨伞……
回到重庆,我有一把相同的梳子在等着我用。可我和它没有那么深的链接,没有那些许的小插曲。它能来到我的身边,一直以来都是替补的身份,甚至备胎呀。
就像很多人,你以为你的记忆可以磨灭,甚至会装作不在乎,以为他们不曾闯进你的生活,可是记忆的阀门一直都有为他们打开。就像很多美景,你以为你看过了就已经忘记了,但是你的眼睛和大脑为你收藏了。就像街边一些叫不出名来的小吃,你只吃过一次,甚至早就忘记了,但味蕾早已经铭记了他们的味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