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终于被银保监会注意到了。
我关注相互宝有一段时间了,看到很多拒赔的案例,大多都是网友发帖自诉,还有几个是媒体报道。没有面对面聊过,也无法确认,他们的表述是否完全真实。
可是,相互宝公示的那些审核通过的案例,那些人是否真实存在,病情是否真实,没有面对面接触过,我们又凭什么相信呢 ?
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申请相互宝,有通过的,也有没通过的。而相互宝却只公示通过的,除了个别有争议的案件会让用户投票,很多未通过的案例相互宝从来不提,通过比例是多少也不说。
这很容易给用户造成一种申请就能通过的错觉,等申请时遇到障碍,对于病人无疑是雪上加霜。
银保监会出面的话,案例的真实性都会得到监督,避免了相互宝说啥是啥。就拿分摊金额越来越高来说,所有的数据都来自相互宝,他说帮助了多少人,就是多少人,他说涨了就是涨了,用户只能处于被动,如果有靠谱的部门监管,数据才会更可信。
最近看到一个案例,就是医保卡有购药记录,但病人没有这病,相互宝就要求医保局出证明,而医保局根本不给出这个证明。。。现在申请人计划通过上诉维权。
如果银保监会介入的话,这些材料啥的,都会形成规范,到时候对患者家庭来说绝对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