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读书会,参加人数只有五人,比上周多了一位,后在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消息。公开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不如意之处也需总结反思。
以优秀文化传播为目的的读书会为何总是冷清?世人多讲实惠,对读书这类虚事向来不感兴趣,而为数不多的读书会中,名人圈粉和职场经验与生活时尚类又占了多数,以究竟智慧传播为目标的读可就凤毛麟角了。不是究竟智慧门槛高不可攀,而是寻觅者太少,有时候,太容易得到的,反不如故弄玄虚,增加求索难度更有吸引力。就社区活动而言,棋牌、舞蹈、合唱与太极远比读书更吸引人。时下,功利性与俗乐,可以堂而皇之广为传播,而读书、禅修和志愿者服务却成了另类,只能在众人的冷漠、怀疑与嘲笑中艰难前行。
去年在小区初办爱不落下红色墅院读书会,以读书和社区康养探讨为主,吸引关心心灵和养老养生两类人参加,也是最初五六个人,多时也就十位左右。读着读着,问题开始显现,这两类人目标追求不同,智慧觉醒与康养服务很难“双运”。记得前者充满爱心地指导帮助老人填写居家养老调查问卷,但在一次具体志愿者服务方案对话讨论后,部分人受不了后者的“现实”与“索取”,选择了回避。而后者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实惠”,了解情况之后,以娱乐性的读还行,学习讨论人生哲学问题就没有兴趣了。
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单纯,老雪粉带新雪粉的方式,这种读书会已有成功经验,一般是一个地区范围内,只有极少部分人员才能坚持下来。这一类型读书会,以精神形而上的研讨为主,除文化传播外,很难找到一个共同事项将所学有所用。
社区读书,在一个小空间内,只有实现读与养两者结合,才能找到出路。读书、居家养,两者都抓,策略上不能混为一谈。如将两者不加区分,一定会重蹈去年覆辙。也不能两者毫无关联,没有了世间利益的关联,出世间灵魂的相通将无法找到支撑途径。目前确定的读书会纯公益性助老、物业公司商业性服务以及业主之间半公益半商业的互助养老分工是合适的,但愿早日实现分头突破。
一旦居家养探索成功,读书会自会走上快车道,在此过程中,还需做好耐住寂寞和迎接挑战的准备。上个周末,好友来家中小酌,与夫人一起好意劝我,不要在推动居家养老冲得太靠前,免得一无所获又自毁形象。对支撑这个选择的精神力量,他们亦觉得我幼稚和迷痴,提醒要赶紧恢复正常。
无独有偶,前晚与一友人通话,他正苦于慈善事业力所不能及,我冒昧指出他做此事时尚有分别与执着,建议他多看看雪师的书,也可听听早直播。他坦言不知为何有些不喜欢,只想普度众生,不想听别人说教,不喜欢就没办法沟通,包括亲戚。我文字回复:雪师讲的全是调心之道,这世界,还有谁愿意用大把生命时光,浪费在不相识的人身上,苦口婆心,老婆心切!不知他能否接受我的观点?
顺便提及,今天市里已发文批准我退休,愿其后的时光自主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