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我的家乡秀山位于黔湘渝三省交界,三省鸡鸣处是古镇洪安,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茶侗隔一条酉水河相望。

        沈从文先生是凤凰人士,我相信有许多人跟我一样,曾误以为他的作品《边城》描写的是凤凰人事。他年轻时所在的军队曾在茶侗驻扎过,当中国其他地方正处于水深火热之时,这个依山傍水的边陲小城似乎仍显安宁,小城秩序井然,商务往来不为战火所止。

      在细读《边城》此书前,我独自一人去边城洪安和茶侗游了一日。此时的边城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陲小城已经相差甚远,书中描写的热闹与宁静如今只余宁静,由于游客稀少,那处依然寂静。但那般的寂静是随便逛完一个下午便会感到枯燥了,茶侗街上的油盐铺、裁缝铺早已不复存在,只余几家供往来游客吃坐的鱼馆和咖啡馆。

        从洪安往茶侗走,可以乘拉拉渡渡河。那日渡河时,我同一个从北京过来游玩的阿姨攀谈,她说自己不喜欢翠翠的扭扭捏捏,为什么喜欢不直接坦白,爷爷在失去了为爱殉情的女儿后,一定会支持翠翠内心的选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了。

        当时我不懂,但是更想读读《边城》了。后来读了边城,心里也觉得充满了遗憾。我在想,要是翠翠在第一个端午节进城看赛龙舟没有和爷爷分开会怎样,要是她没有在等爷爷时碰上二老,二老不与翠翠攀谈会怎样,或许翠翠也会爱上勤劳健硕有责任心的大老;要是翠翠和爷爷坦白心事,或者爷爷早些发现翠翠的心思,直接推拒了大老的想求娶翠翠走的”车路“,水性极好的大老想必不会出事,敢爱敢恨的二老也不会一去不返,会追求翠翠到底吗?

        心中的众多遗憾,在看到沈从文先生写于书中的话后有了些许平衡,他写道,“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是的呀,书中我最心疼的是爷爷。

      爷爷痛失爱女后并不怨恨任何人,和翠翠一老一小过日子把翠翠拉扯大,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五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地在船头撑渡。看着翠翠一日日长大,想着自己年迈终将归为尘土,想为翠翠找个依靠。所以天保大老有意求娶翠翠时,爷爷欣慰又必要征求翠翠的意见。翠翠对二老的情意自己都尚未看清楚,又如何跟爷爷倾诉呢?

        船总顺顺和儿子二老在大老死后,对爷爷心存芥蒂,觉得老家伙心思重,有话不直言,间接害死了大老。可是爷爷本来便是宁肯自己把酒给别人喝也不愿捡一点儿便宜的性子,涉及到孙女的婚事又处处小心谨慎,便是遭人误会了也只后知后觉,徒增烦恼罢了。

      最后,我其实不喜欢《边城》这个故事,虽然如沈从文先生所描写的一般,”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份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活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那些单纯美好的人们对于人事爱憎的期待不管有多么的美好,我也认为这般期待不如对自己坦白、勇敢面对与追求可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