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微信阅读推荐的书,与《癌症传》构成两本相关科普作品。作品篇幅很长,但为了讲解得清晰我觉得这个篇幅是必要的。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人类最开始尝试理解遗传信息那一部分,DNA分子模型被确定之后的内容我倒是有些囫囵吞枣,匆匆读过。
为何最初的探索让我记忆犹新呢?每一个具体的推理目前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仍能清晰记得当时自己深深为科学家们探索真理时的奉献与严谨所震撼——从前只记得生物书上的“教条式”知识,总觉得它们验证起来理所当然。
每个时期对某样事物总会有当时的解释,要探索出新看法,首先必然要先驳倒原有的概念。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在教科书里似乎就应该是这样,但实际上前者在当时面临着巨大考验。当时遗传信息在全身流动,再将这些信息最终传给下一代的想法,最终被科学家切断尾巴的小鼠不会将该形态传递给后代的事实驳倒,那进化论呢?我们现在知道用基因变异来解释它,但在当时,若遗传信息不是游走全身再传递给后代,那它们是如何传递变化的遗传信息,最终形成适应环境的进化?孟德尔的研究解释了这个问题:存在一种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传递给后代并决定表型。
豌豆性状是离散且互相独立,每种控制表型的遗传信息都是否完全独立呢?果蝇实验证明,控制不同表现的遗传信息有些有着更高的关联性,也更证明遗传信息的存在。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以上都是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我们也已知存在多基因影响的功能。但在当时,人的表型由遗传信息决定,而以上研究结果里的性状都是离散的,非黑即白,那身高这种正态分布(平滑曲线)的统计结果如何出现的呢?于是科学家通过多种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效应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科学界的每一个推论背后都要有严谨缜密的推理过程以及大量的数据支持。每次书中提到科学界们如何解决同行和公众的质疑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个漏洞”。我的确不参与也不准备参与科学研究,将来只会利用科学界的真理,但我不应该将它们视为理所当然——要学会感谢科学界的付出,同时学会理解它而非记住它,因为没有永恒的真理,有自己的判断才是最好的。
另一个很有意义的收获关于优生学。基因没有好与坏,只有“野生型”(常态)和异常基因,只有与当前环境更相适应的基因。现阶段主要通过基因检测与妊娠终止来实现消极优生学,而积极优生学是积极去干涉改造即将出现的生命。虽然目前后者受到更多的伦理约束,但前者也同样面临很大的道德问题——排除不良的异常基因自然是好,但何为“不良”基因?当由人来设定标准时,这个标准就有了无限的可操作空间,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科学永远在发展,我们应该充满敬畏。
2019年2月
读 悉达多·穆克吉《基因传:众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