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似乎每次提到内蒙古,就是纵马飞驰、饮酒牧羊。
但是,作为中国最长省份的内蒙古,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之所以说它复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很大!按理说2000多公里的路程,完全可以从欧洲东南的西班牙去东欧的波兰了,但是,从内蒙古的东部到西部,直线距离就有24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坐火车的话,30多个小时会一直在省内打转。
当然不是因为火车跑的太慢,作为我国最“长”的一个省,连结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八个省份,不用说坐火车了,太阳走一遍都需要2个小时。近两个小时的时差,在内蒙古省内出差和国际行程也没什么区别。
内蒙古的南北距离也同样不容小觑,地图上看的话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近16度的纬度差可能就会出现北边在下雪,南边已入春的情形。
由于横跨了大半个中国,除了都是北方人,很难给内蒙古人一个准确的定义。毕竟和八个省份接壤,每个地方的习俗都能沾上边,这就会产生东、西部语言差异的尴尬局面。所以根据口音辨别省份在内蒙古还是不靠谱的,一个东北口音和一个山西口音同时站你面前,他们有可能都是内蒙人。
不知道没去过内蒙的人是否和我去之前有同样的认知,除了草原和骏马,内蒙古可能就剩下蒙古包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话一点毛病也没有。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河西走廊,全区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换句话说,内蒙古80%的地方都是草原。
为什么内蒙古80%是草原,但80%的内蒙人又没有见过草原呢?因为人口主要聚集在城市周边,内蒙古的城市规模都很大,不用说省了,光论城市大小都是3XL号的。呼伦贝尔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仅仅一个城市的面积,就相当于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总和。
如果你觉得内蒙古只有草原,那就太native了。除了草原,内蒙古还有沙漠、森林、湿地、温泉群......
被称为中国当之无愧颜值最高沙漠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三大沙漠,面积4.7万平方公里,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行走其间,就像没入了一片苍黄的世界。
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150余项国家级保护遗址项目。其中就有中华玉文化、礼文化、米粟文化和祭祀礼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红山文化,它的主要地区就在内蒙古的赤峰。
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6000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当时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中国古代各类动物图腾,如熊、龙、龟、人体器官等。这些图腾性玉器反映了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情况,而玉龙、玉凤、生殖崇拜则是红山最尊崇的玉器。
作为昔日蒙元文化的中心,内蒙古也是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中国56个民族里,你可以在内蒙古找到至少48个。
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便已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这条路输送着包含了明清时期的万里茶道、茶叶之路、旅蒙商之路、张库大道、皮毛之路等,是一条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的商业之路,因此被称为“世界最雄壮的丝绸之路”。
说到长城,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都是北京。其实,内蒙古才算是长城的故乡。在长城的长度、种类上,远远超过河北、甘肃等地的长城。“中国最早的赵北长城”就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境内。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开疆拓土,战争频繁,纷纷开始修建长城巩固国防,中国进入修筑长城的第一个高峰期。赵长城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除了文化的差异,内蒙人的饮食上也是十足的复杂。因东部与东北接壤,口味基本与东北人相同,多以大米为主食,讲究色香味浓,吃猪肉比吃羊肉多。而西部的居民却更像西北人,对各种面食有独到的喜爱,或许是受邻省的影响,Get到了山西和陕西面食文化的精髓。莜面、焖面、臊子面......各种美食交互错杂,在内蒙古西部的主要城市随处可见。
当然,内蒙古的美味也少不了各种奶制品,尤其是对于奔驰在大草原的牧民,早上来一份亲手熬制的奶茶,醇香咸香的滋味混上炒米,足以支撑一早上的能量消耗。还有奶酪、奶茶、奶豆腐等各种奶制品,配上手把羊肉和高原白酒,呼出的气息都带着独有的内蒙风情。
奶制品同时也是内蒙人的敬客食品,按照内蒙古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也被当做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这里既展示着游牧民族的文化,又拥有原始社会的记忆;这里的人既有着东北人的豪爽,又有着西北人的潇洒……在这里,存在着太多你我不知道的故事与传说,封存着太多文明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