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我|写世间百态,也写人间情爱
01
说起这些年大热的宫斗剧,《甄嬛传》和《如懿传》一定绕不过去。
孙俪当年凭借甄嬛这个角色直接封神,直到现在,轮播的电视节目里,也一定少不了《甄嬛传》。
《如懿传》虽然反响不如《甄嬛传》,但讨论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再加上是周迅首次出演清宫戏,自然也是赚足了流量和噱头。
这两部剧我几乎都是一集不落的看下来的,其中一些桥断更是反反复复的看了很多遍。
虽然都是流潋紫的作品,但甄嬛和如懿这两个女性角色,却完完全全的不同。
初看的时候我是不喜欢如懿的,她太过于隐忍,太过于良善。
即使是隔着屏幕,我也总会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杀伐果断的甄嬛,甄嬛懂得退让,也懂得反击,尤其是历经甘露寺劫难之后重返后宫的甄嬛。
简直就是气场全开,完全不被情感所累,大有一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架势。
那个时候整个后宫都已经是甄嬛的天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顺她者昌,逆她者亡。
看着甄嬛把曾经欺辱过她的那些人一个一个都搬倒的时候,屏幕前的我都莫名的觉得前所未有的痛快。
甄嬛是一个极聪明,也工于心计的女人,她最后也如愿以偿的站到了那个最高的位置上,受万人景仰。
再反观如懿呢,不仅护不住自己,也护不住身边的人,最后落得个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下场。
如果说《甄嬛传》后半段都是高能的剧情,让人越看越爽的话,那《如懿传》后半段,就满是隐忍委屈和心酸。
02
可我忘记了,甄嬛和如懿原本就不是一样的人。
甄嬛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想要的东西很多,爱情也许曾经是她的期待,但绝对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甄嬛才能在爱情破灭之后重新燃起斗志,即便没有爱情,也依然精彩的活着。
可如懿不同,如懿的台词里,出现最多的,是她和少年弘历的定情诗: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如懿是一个有些单纯,且极度理想化的女人,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至尊的位置,而是愿得一心人的情意。
可惜这世上最善变的就是人心,更何况她喜欢上的人,是九五至尊,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
后宫佳丽三千人,哪能宠爱在一身?
如果说爱情的破灭对甄嬛来说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的话,那对如懿来说,就是人生已经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光芒。
所以甄嬛选择报复,而如懿什么都不想要。
甄嬛的报复很好理解,因为她付出了真心,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回馈,而她的自尊和骄傲不允许别人践踏她的真心。
如懿最后的不作为也同样很好理解,哀莫大于心死。
她太爱那个男人了,所以哪怕他伤害了她,她也不忍心说出任何苛责的话。
和甄嬛一样,如懿也是一个骄傲的女人,既然因为爱没办法报复,那么干脆就什么都不做好了。
让她像令妃一样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她做不到。
如果把在凌云峰为尼的人换成如懿,我想那一定不会有后来风光回宫的那一段了,被最爱的人赶出宫,以如懿的性子,一定会落发为尼。
不留一丝的余地和退路。
如果陪伴在少年弘历身边的人换成甄嬛,那我想后面的结局,一定要美好上千倍。
不求一人心,哪怕仅仅是凭借着弘历三分的爱和怜惜,甄嬛也能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更何况,最初的时候,弘历对青樱,是有过真情的。
03
我一直觉得,如懿真的是一个奇女子。
一个对后位,对富贵权势全然不在意的女人,就像一阵风,一片云一样,你不知道她会为了什么留下来。
选秀的时候,她对是妻是妾不在意,只求能和心爱之人在一起。
后来爱人登上皇位,她对什么时候进宫,能得到什么名分不在意。
再后来,她所爱的人想让她统领后宫,做大清的国母,她也不在意。
反而是那一句:这万人之上便是无人之巅。
打动了她。
她不愿看见自己爱的人独自寂寞,所以愿意登上那个至尊的位置,和对方站在一起。
几次进冷宫,受尽了羞辱和委屈,她都默默的承受了,甚至没有半句怨言。
她最失望的时候,大概就是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断发吧。
那一刻,她所有的愤怒和委屈都发泄了出来,可她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带着一颗决绝的心。
如懿最后一次见弘历,是弘历出发去秋猎之前。
面对这个曾经她爱过,也辜负过她的男人,她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缘起缘灭不由人,花开花落自有时。”
无论经历过什么,她好像始终都是云淡风轻的,哪怕是诀别,在她那里,都显得那么淡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们再看甄嬛这边,相比如懿对爱情的憧憬,甄嬛就现实得多。
如果说如懿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也没有什么欲望的女人,那甄嬛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从一开始,就不甘落于人后的女人。
初入皇宫的甄嬛,是动过真感情的,否则也不会在倚梅园的梅树上挂自己的小像,说出: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样的话。
可在我看来,甄嬛之所以喜欢四郎,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四郎是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男人。
比起四郎这个人,甄嬛更喜欢的,是他身上的光环。
也许有人会说,甄嬛起初是不愿意进宫的,她还曾在寺庙许愿说愿得一心人。
是的,可是在选秀之前,太医温实初曾求娶甄嬛,希望帮助甄嬛逃过选秀,可甄嬛拒绝了。
哪怕是在当时的甄嬛看来,温实初也是配不上自己的,因为她说过,自己想要的,是这天下最好的男儿。
温实初显然还不够分量。
后来遇见皇帝,结果因为长得像纯元皇后,也得到了想要的恩宠,甄嬛是幸运的。
可那个时候的甄嬛对人性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她不明白最是无情帝王家,她还是一步一步的沦陷了。
所以后来被那句“菀菀类卿”给伤着了。
与其说甘露寺是甄嬛命运的转折点,不如说甘露寺之后的甄嬛,才真正的成熟了。
她爱皇帝吗?爱,可她也在受了伤之后快速的投进了另外一个人的怀抱,那就是果郡王。
哪怕在她最落魄的时候,她也拒绝了同样抛出橄榄枝的温实初。
皇帝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男儿,可果郡王,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甄嬛的智商从来都是在线的,她懂得权衡利弊,懂得在深宫里,真心才是最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野心的甄嬛最后登上了高位,只求一人心的如懿看破了情爱,在平静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两个女人,都算是求仁得仁。
-END-
配图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晚时|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