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龙五爷十几年前因酒醉莽撞,抱住儿媳惹出是非,后来无颜面待在家里,只好远走他乡,隐姓埋名栖身柳杨寨。
谁知却成了柳杨寨里有威望的人,寨里的人硬要给他找个媳妇,他死活不接受。阴差阳错,他又遇到婷婷,婷婷谁也不嫁,偏要嫁给他。
这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龙五爷又一次出走了。他离开了柳杨寨。
茫茫人海,何处是归宿?四顾茫茫,该向何处去?
龙五爷漫无目的地走着,今晚的月亮弯成了银线,天上的星子繁盛,却散着寒光。远处的山峦,像巨大黑色的怪物,显得狰狞恐怖。树林里偶尔传来一两声动物低沉的吼声。
也许安静的夜里,被龙五爷的脚步声搅碎了。
脚没有方向,但心中有方向。等到东方鱼肚白时,龙五爷忽然发现自己正在向家乡的方向走去。
也该回去看看了,十几年了,不知道亲人们他们过得怎么样?孩儿他娘身体还好吗?大儿媳心中的怨恨还在吗?大儿子会接纳自己吧。
也许十几年的时光,把这一切都消磨了,都改变了,自己只是一个出了远门的游子,仅仅是回家而已。
想到这里,龙五爷不由得脚下加快了速度。正当他专心赶路时,忽听一声怪异的笑声,哈哈,真是胆大,敢在这个时候,从爷的地盘大摇大摆地走过,连声招呼都没有,真是不懂礼数,没有先生教过你吗?
龙五爷心想,坏了,不知碰上哪路神仙了,咱不想不惹是非,多给人赔好话就是了。于是连忙说道:在下只是过路人,绝非有意闯入,如有冒犯,还望指明一条正道。
对方的声音变得笑中有骂,笑中有怒:已经冒犯了,嘴倒是会讨巧,正道倒是有,就是给爷磕三个头,放下你身上的财物,立马滚,饶你不死。
龙五爷说:咱们有理说理,有话好好说,你这般言语,分明是挑事了。
“挑事又如何?我就是专门挑事的,老东西,看你活的不耐烦了,不跟你腻歪了”对方一声口哨,唰!闪出来五六号人。
龙五爷迅速取下背在身后的刀,但没有拉开刀鞘,他环视了一眼这些人:不是什么武林豪杰,都是现江湖杂派人士,自己可以轻易拿下。
他不想和这些人在纠缠,直冲而去。忽然,他感觉一股劲风迎面而来:不好,有暗器。龙五爷腾挪闪躲,一眨眼来到这些人面前。这伙人,还没看清刀是怎么出鞘的,等刀再入鞘时,龙五爷的身边躺满了尸体。
这样的匪徒,留下也是祸害,会伤及更多无辜人的性命,杀了他们是替天行道。
整整走了三个月,龙五爷终于到了家乡的地界了,再有半天的行程,就到了家乡所在地的县城了。
这一路上,龙五爷行侠仗义,除恶济贫,遇见不平挺身而出,做了不少积德行善的大好事。遇见孤儿寡母被人欺的,遇见弱女子被欺凌,无处依靠的,遇见佃户被地主老财压榨的,他像是赎罪一样,热衷于这些事,专爱管这些事,于是江湖上有了传言,有一个白眉大侠横空出世,除恶扬善,荡平人间不公事。
后来竟然引起了江湖各大门派的相互猜疑,纷纷推测,是不是哪个门派借机要搞事情?事情愈演愈烈,最后官府也惊动了。
好在龙五爷行踪不定,从不露真名。加之后来,归心似箭,这种事情做的也少了。渐渐传言又平息下来。
一到县城,龙五爷就迫不及待的四处打问姚家庄的消息。
自己的家怎能忘记?他请一帮丐帮的兄弟吃酒,给他们买了烧鸡。
丐帮的兄弟看着他拿来的酒和烧鸡不动手,有人说不食嗟来之食。龙五爷想,哎呀,这是自己不懂规矩。连忙抱手供拳,各位好汉,在下有事讨扰,这算我的见面礼。只想从各位这里,讨得一点关于姚家庄的消息,仅此事而已,并无其他瓜葛。
丐帮的好汉们一听这个,纷纷放松心情,开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消息有的事也多的是,不知道你想听哪一条?反正都是些不太好的消息。
姚家庄啊,现在人气不旺,村子里面一片凋落。
原来的姚家庄,大户人家多,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许多人搬走了。
你的消息不准确,不是搬走了,是有劫匪扫荡过。
不对不对,听说自从那个姚云起离家出走后,村子就人气往下走了。
听到这里,龙五爷也心头一震:姚云起,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已经多少年没有人喊起过了。
龙五爷连忙问:哦,关于那个姚云起,有没有什么其他消息?
姚云起呀!听说当年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原先好着呢,后来儿子,好像是大儿子娶了个漂亮媳妇,姚云起贪恋儿媳的美貌,毁了名声。
原先的姚云起,那是江湖大侠一般的人物,肯定是那小媳妇不守妇道。
算了算了,不说这些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嚼别人的舌头不符合咱们的帮规呀!
我们又不是捕快,这些消息都是打探来的,都是别人嘴里讲的,我们只是转述而已。没有背后说人家坏话的意思。
龙五爷听完这些话,心里更加的悔恨,自己当年的一时冲动影响了自己,影响了家庭,连儿子儿媳都影响了。哎!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他连忙问:各位好汉,那姚家后来呢?他们家过的怎么样呀?还在姚家庄住吗?
姚家呀!听说后来不行啊。就因为姚云起的事,家里一直闹矛盾,好像是这样。
反正日子过得好像也艰难,具体我们也不清楚,咱很少去姚家庄了。
县城距离姚家庄还有50里路,还要过两个镇子。
龙五爷一刻也呆不住了,他想尽快赶到距离姚家庄十里之外的镇子上住下,然后再做打算。
十多年了,镇上的变化也不小,龙五爷找了一个偏僻的客栈住下了。这时天色尚早,他叫了饭菜,送到了房间。
黑夜终于来临了,他悄悄地出了门,装着自己一直在房间的样子。临出门前,专门要了酒,要了热水,叮嘱小二,不要上来讨扰自己,自己饮了酒,热水泡了脚就要睡觉了。
第一次,黑夜在龙五爷心里的感觉那么的好。夜晚掩盖了一切,遮挡了一切。自己可以毫无压力的回家看看。尽管只是远远的观望而已,而且还只是看一个模糊的影子。
黑夜给他带来的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持续了仅仅的一会儿。更多的是急切,迫切。
亲人啊,我回来了,你们可都好。
夜幕笼罩下的村庄,像睡着了一样,只有几声狗叫,提醒夜行人,这是个有人家的村庄。
当踏入村子的东入口时,龙五爷流眼泪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涌上来,让他不由自己。
要不是当年酒醉后的鲁莽,自己何以落得这般地步。他感觉到自己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竟然落得如此可怜的模样,到家了,却不敢见人,大白天不敢回来,只能在夜晚偷偷摸摸的回来,而且是偷偷的看看,哎!作孽呀!
但现实就是这样,社会法则就是这样,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是酒醉,还是烂醉如泥,你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付出代价,并且加倍偿还。
龙五爷感觉自己的心快跳到嗓子眼儿,尽管已经是深夜了。但是他担心,万一要是有哪个熟人晚上办事回来的晚,万一要是碰见多尴尬。万一谁要远出远门,赶夜路,这个时候恰好出门了。他在心里面想到了1万个万一,真是怕碰见人,羞愧啊!
黑夜笼罩下村子里看不出什么变化来,只是村东入口处那个大的皂荚树不见了,挨着皂荚树的庙似乎大了许多,也许扩建了。
原先的记忆还在啊!怎能忘记呢!他提气凝神,脚步放轻,却没有放慢节奏。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到家门口啦!
龙五爷老泪纵横,还是原来的模样,家中的大门一点也没有变化。
他抚摸着门洞的砖墙,岁月侵染已经有些斑驳了。这个门洞还是自己当年亲自监工盖造的。他用手亲切的触摸着那扇大木门,门上已经有好多裂痕,上面的木刺刺着他的手,他却全然不觉得。
他又走到大门口,门前两棵大槐树还在,还依然那么的茂盛,似乎在等待他这个归来的老人。龙五爷仰天长望,他呆呆的望着巨大的枝叶,思绪万千,又异常的复杂。
他返身回到门洞,坐在门石墩上,不由得哎声叹气。也许自己惊扰到了夜里面的动物,门洞上面竟然有小鸟叫的声音,也许小鸟在里面做了窝。
自家的门洞上怎么会有小鸟在上面做窝呢?难道家里没有人?想到这里,他心头一紧,难道家里没有男人了?他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大跳!啊,难道家里出了变故了。龙五爷一下被涌出来的想法吓得呆住了。
时间1分1秒的流逝,白天赶着黑夜,黑夜赶着白天。黑夜过去了,白天就来了。龙五爷也不知道自己呆了多久。
忽然他听到有人喊:谁?是谁在?
龙五爷不敢回应,他急忙站起来,往外走。
那人厉声喊:谁?站住。说着话,扔了石头过来。
龙五爷不敢回击,他慌慌张张地跑了,应该是逃离,逃离了自己的家,逃离了村子,回到镇上的客栈。
一连几天,他白天住在客栈不出门,晚上偷偷溜回家,坐在门口,坐一阵子再溜回客栈。
店家觉得蹊跷,不敢报官,又不敢直接来赶他走。这天晌午,龙五爷刚睡起来,就听见敲门声。
他打开门,只见店家端着一壶酒,一盘精致的牛肉、两碟小菜、几张麻酥饼。店家满脸笑盈盈的进来了。
龙五爷与店家坐下后,店家只是劝他喝酒,任凭他怎么问,是否有事?是否需要帮忙?店家连说没有没有,除了没有之外,再不说多余的话。
龙五爷有些纳闷,这店家是演的哪一出呀!这时店家说,客官尽管吃,尽管喝,这些算我请你的。
龙五爷连忙说:那怎么好意思呢!还算在我头上,店家这么客气,莫非是有喜事,有好事就说出来,咱们共同祝贺祝贺,开心开心。
店家说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没有什么喜事,就是吃个酒,请您吃个酒。
龙五爷想:莫非你碰到什么难事了?有需要帮忙的,有什么事需要你尽管吩咐,我还是有一股子力气的。
店家看龙五爷不明白的样子,有些着急。于是也不遮遮掩掩了,店家说:您看您自从住进店来,白天不出去,这晚上呢!您看,我这是小店小本买卖,经不起什么风吹雨打的,经不起一点点的折腾,不知道,我说的您明白了没有。
龙五爷刚端起的酒杯一下子就停在半空中了,其实他早就明白,他只是不愿意面对而已。
店家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不能再往下演了,不能装了。
龙五爷站了起来,他对着店家深深的鞠了一躬。店家有点受宠若惊,连忙挡住龙五爷:客官,不可这样,不可这样,不敢这样。
后来龙五爷一五一十,把他的事情向店家进行了述说。
店家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比较复杂,突然他跪下了:姚大侠,是您老呀,怎么变得都不认识了,对了,您易容了。当年就是您老给的本钱,小的叫高义。拿着您给的银两小的才开的这个客栈,一家人维持生计,小的才不愁吃穿,成了家,也养了孩子,都是托您的关照。恩人的事情我到听说了一些,我是不大愿意相信的,不曾想恩人落到现在这个地步,需要我做什么?您尽管吩咐。
龙五爷说:哎,都怪自己当年一时糊涂,怨不得别人。
店家说:哎,这事算了,还是要怨你儿媳和儿子年轻气盛,不想着长远。
第二天一大早,店家就去了姚家庄。龙五爷在客栈等的心急,单等店家的消息。
店家高义终于回来了,他顾不上喝一口水,连忙冲进龙五爷的房间。
龙五爷急切的问:打听到了,快说说,快说说!
高义这会却有些迟疑,他吞吞吐吐:不知道从何说起,从哪说起?反正您老也要心往长处想,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您,您要要好好的,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啊,也不能这么说。
龙五爷急了:你倒是快说呀,把人急死了!
高义说:不是,不是我不想说,姚大侠,您好歹要有个心理准备。事情可能比你想的,还要,还要坏一些。
高义让龙五爷先平复一下心情,等龙五爷心情稍微平缓一些,高义一五一十把他打探来的讲了出来。
龙五爷离家出去后不久,妻子就卧床不起,大儿子和儿媳给请了好多名医,吃了好多药,就是不见好,半年后,妻子终于支撑不住,离开了人世。
龙五爷走的那年小儿子12岁。小儿子认为父亲的出走,都是哥哥和嫂子一手造成的,包括母亲的死去,哥哥和嫂子脱不了干系。在他12岁那年,这样的种子就埋在心里,随着他的年龄增长,这个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小儿子愈发怨恨哥哥和嫂子,到后来,他不和哥哥嫂子说话。
15岁那年,小儿子因为琐事与哥哥发生争执。一气之下,他拿了父亲姚大侠留给他唯一的物件——一把宝刀,去找哥哥拼命。
当年龙五爷有了离家出走的打算后,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儿子,他想,也许今生再也见不到他了,父子也许就此别过了。大儿子对他心里有恨,唯一牵挂的也只有小儿子了。
临走的那天晚上,龙五爷把小儿子叫到身边,说了好多好多的话,他叮嘱道,有的话你可能听得懂,也可能听不懂,不管听得懂还是听不懂,你都认真的记住,最好能永久的记住。龙五爷叮嘱小儿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母亲,要听母亲的话,长大了,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永远不犯糊涂的人。
与小儿子谈完话,龙五爷拿出这把宝刀,郑重的交给小儿子:这把刀跟随我多年,陪着我风里来雨里去,现在我把这把刀托付给你,你以后闯荡江湖,只要亮出这把刀,好多人也会给几分面子的。关于这把刀,等你长大了,你会知道它的分量的。
尽管小儿子已经15岁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自然不是哥哥的对手。哥哥也气愤极了,一时脑子发热,夺了弟弟的宝刀。哥哥拿着宝刀,就朝着一块石头上击去。只听哐啷一声,宝刀断成两截。
小儿子见状,冲上去就要和哥哥拼命。兄弟俩就此交恶。家里是呆不下去了,小儿子就离家出走了,不知去向何方。
两个女儿早已和大儿子断了来往,相继搬离了原来的住处,暂时还没有她们的消息。
原本一大家子人,最后就这样散了,宽大的院子就住着大儿子和儿媳一家人了。
大儿子心情一直不好,经常酗酒。也许他心里也烦闷,满腔的怨气,也不知向谁去说,也不知该和谁去说。父亲走了,母亲去世了,弟弟也远走他乡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也不和自己来往,自己过成孤家寡人了。难道是自己的错吗?如果我错了,我又错在哪里呢?难道父亲欺侮我的媳妇,我都不能有点怨言,不能有所表示,不敢报复也不能报复吗?难道当初父亲抱了自己的媳妇,自己就应该忍气吞声吗?自己就当什么事没有发生一样吗?这还算男人吗?话又说回来,当时自己也没有出面去责问父亲,也只是媳妇的娘家人来找父亲算账,岳父也就指责父亲欺负了自己的女儿,仅此而已,自己有什么错呢?
大儿子一直生活在矛盾中,他走不出去自己给自己画的圈,众叛亲离的现状,更是撕裂着他的心。
后来因为醉酒,沉入一场武林争斗中,不幸被人杀死了。
现在整个大家里面就只剩下大儿媳一个人支撑着了,多亏她娘家人的帮衬,还勉强能支撑下去。现在大儿媳,领着两个儿子,一个姑娘,艰难度日,迫切需要一个人来帮他们。
听完店家高义的述说,龙五爷陷入巨大的痛苦中。他想不明白,自己当年那么一丁点儿的失误,就算是犯错吧,就算是道德沦丧吧,那也是自己在醉酒后失去了理智,做出的无意识的举动,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后果呢?
龙五爷他自个儿能怪谁?他能怪大儿媳妇的娘家人吗?娘家人替自己的女儿出气,理所应当呀!那这件事到底怪谁呢?翻过来倒过去,最终的缘由还是落在自己身上,哎,悔不当初呀!
看来呀!这人生有时候一步也不能错,哪怕只是微微的、小小的一步。
也许一步就是一生,小小的一步,把今后的一切都决定了。
龙五爷彻底心灰意冷了,唯一能点燃他心里面那点希望的,就是小儿子远走他乡,小儿子还在,在哪个角落里飘荡着,这给了他仅存的希望与力量。
龙五爷病倒了,他昏睡了三天。可是十里之外的姚家庄却不太安静。
姚云起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人还绘声绘色的说,晚上他在村子里面碰到过姚云起,只是没敢和他说话,姚云起就从他身边走过。
有人想起来,镇上的店家高义从莫名其妙前来打探姚云起家里的消息。大伙一议论,立马得出了姚云起就住在高义的客栈里的结论。
高义扛不住村里人的打问,其实他也是心里同情姚云起,想借着这个机会化解了大儿媳和姚云起之间的这种恩怨,总不能带到坟墓里去吧!总要了结嘛!
这件事也让这个女人变了许多,原本活泼开朗的大儿媳,现在性格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了,她也淡看了许多事情,也想开了许多事情。
这些年的生活,风霜都刻在她的脸上,写在她的神情上了。还有什么怨?还有什么气?都散了,都消散在日子里,消散在艰难中,消散在亲人的反目中了。
当听说自己的公公姚云起回来了,而且就住在镇上的客栈时,大儿媳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见他,我要向他道歉,我要接他回家,给他养老送终,这就算我给他赔罪,也是我给自己赎罪。
大儿媳真的来了,她来到了客栈。推开姚云起的房门她就跪了下去:爹爹,对不起,这些年让你受苦了,都是那时我年轻,我不懂事,凭着意气用事,没想到给您,给家人,给我,给大家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我也没有什么可求的,只求你能原谅我就行。今天我来就是请您回家的。
躺在床上的龙五爷迟迟不敢回身,他觉得羞愧,他怎么能受得起大儿媳的下跪呢?该跪下的人是自己。是自己害了一家人。现在反倒大儿媳跟自己来赔礼道歉了,这是什么天理,自己无颜面以对呀!
局面就这样僵着。后来店家高义和村里的人见机行事,连说带推带拉的打了圆场。龙五爷这才和大儿媳坐了下来。
龙五爷打量着大儿媳:哎,世事沧桑,原本年轻活泼的妮子,现在也是满脸的生活所累,年轻俊俏已经远去了。
大儿媳打量着龙五爷:老啦,虽然易容了,但大模样还在,只是他真的老了,不像一代大侠原来的风采,他也该养老了,也该享天伦之乐了。
终于龙五爷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踏上了姚家庄的土地,村子真是凋敝了不少,原先人丁兴旺的场面没有了,好多个庄院空荡荡的都没有人家了,几次灾荒,没有人出面救济,没有人出面执掌大局,曾经热闹的村庄就此冷寂了。
终于有家了,心里终于踏实了,尽管异常的艰难,尽管经历异常的波折,但总算看到了希望,几个孙子正在茁壮成长。
大儿媳对他很好,真的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伺候着他。龙五爷也想多帮衬一下大儿媳,他想拾起自己的老本行——锻刀。要是能打出一把宝刀,遇到识货的,可以极大的改善家里面的经济条件。
说干就干,龙五爷开始去找好的铁料。他准备甩开膀子干了,趁着现在功力还没有衰退,还有很多机会打出绝世宝刀的。
一天日月同辉,太阳月亮同时罩上了光环,本该刮寒风的北方,却刮来了暖风。这是天载难逢的好机会,是炼铁矿的绝佳时机。
龙五爷异常兴奋地向火炉跑去,一不小心碰到了在一旁玩耍的小孙女。龙五爷乐呵呵的抱起小孙女:乖孙女,有好事喽!我们家孙女有好吃的喽,有好衣服穿哦!
不料小孙女却说:爷爷是坏人,爷爷是坏人,有人说爷爷以前欺负过我妈妈,把我妈欺负的哭了,后来我妈妈找人把你打跑了,现在你自己又跑回来了。
听到小孙女这么说,龙五爷惊得差点背过气去。他浑身顿觉的寒彻透骨,一股凉气,从头到底。他呆在原地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后来,他踉踉跄跄地他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夜黑的深沉,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一座坟头闪着一丝红光,一个黑影在坟前站着,失声痛哭着。
儿呀!都是爹害了你呀!害了你,害了你媳妇,连你的孩子都被牵连了,我真的成了罪人了。儿呀!为父当初离开柳杨寨时,我给你和你弟弟一人打造了一把宝刀,想着是回来送给你们,想可谁曾,竟然是这样的局面呢?
说着话,龙五爷拿出一把刀,他用尽浑身的力量,用玄铁掌向刀刃击打而去,刀应声断为两截。
儿呀!宝宝送人,只是为父却不能亲自交到你手上,只能这样,就算为父送你了。
黑夜里,龙五爷又一次走了,他还有一把刀,他要带着这刀去找小儿子。也许是他唯一的希望。